题:“我家有电三轮,但我支持治理!”
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治理引发市民热议
市区乱停乱放的电动三轮车(资料图片)
近日,《亳州市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出台。根据《方案》,我市将分动员部署、集中治理、巩固提升三个阶段,开展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依法查处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
对此,广大市民纷纷表示:“治理得好!”
支持理由 电动三轮车、四轮车治理势在必行
“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满街乱窜,特别危险,终于开始治理了,治理得好!”家住市区国购名城的市民翟珍从本报及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上了解到城区电动车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的消息后,直拍手称快。
想起几天前,在亳州高新区桐花路与仙翁路交叉口,一辆电动三轮车与她“擦身而过”的惊险,翟珍依然心有余悸。当天,她驾车从该路口经过,绿灯亮起,她左转时,一辆电动三轮车突然闯红灯向车冲过来,她赶紧一个急刹车,所幸没有造成事故。
“当时那辆电动三轮车里还带着两个孩子,真是太危险了。”翟珍说,一些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车主交通意识淡薄,根本不看交通标识、交通指示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她对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深恶痛绝。
“这下好了,接孩子方便了,不会那么堵了!”“大快人心的举措,此举会大大提升市容市貌,提升城市的品质感。本人承诺主动拆除三轮车车篷,并会严格遵守规则。”“虽然我家也有电动三轮车,但为了我市的整体城市形象及一个良好的交通秩序,我坚决支持、配合我市治理三轮车。”……在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许多网友留言表示对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治理的支持。
为什么家有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市民,也支持治理?
一位市民“道破天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太多了,你看满大街都是,路都被堵完了。本来图方便,结果大家都不方便。”
亳州学院实验小学学生家长张丹则说,“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治理并没有说禁行,这说明没有搞一刀切,很人性化。我支持治理,我也会自觉遵守交通规则。”
市民期盼 专项治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拭目以待,电动三轮车现象已经严重影响了亳州的形象,不彻底治理后患无穷!”网友“老眼昏花”在亳州晚报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说。
很多市民像这位网友一样,期待着这次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治理。大家希望,通过治理,进一步提高我市城市管理水平,规范城区交通秩序,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市民丁霞曾被电动三轮车车篷上的围挡“刮伤”,看到治理方案中提到要对电动三轮车加装车篷进行治理,非常开心。
“现在很多人买电动三轮车都是因为接送孩子方便,车上加装车篷可以挡风挡雨,但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丁霞说,一次她骑着电动车在路上行驶,对面一辆电动三轮车逆向驶来,车上的车篷被风吹起,非机动车道道路狭窄,丁霞虽然使劲减速靠边行驶,但还是被那辆电动三轮车上的车篷狠狠剐了一下,当时她就从电动车上摔了下来,三轮车车主看到不但没道歉,反而加速离开了。
《亳州市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的通告》中指出,我市采取了6条治理措施。“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遵守执行,尽快达到良好的治理效果。”市民苏田说。
“希望我们每一个交通参与者都把支持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落实到行动上,这样专项治理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市民杨女士说。
“治理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乱象,需要大家共同努力。”亳州十六中教师王慧仁说,治理的目的是为了城市的良性发展,保障民众生命安全及出行便利。文明出行,让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行驶在正确的轨道,是对自己、对家人、对他人,更是对社会的负责。
建言献策 对心存侥幸者“动真格”
对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市民和网友纷纷支招,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
市民王鹏宇说,他非常期待加大对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生产、销售经营者的管理。“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从源头上解决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问题,才是治本。现在很多经营者销售的电动三轮车和四轮车都不符合国家规定,应该严查。”
“方案中提出将‘对残疾人代步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进行排查、登记、编号、建档’,我觉得对其他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也应该进行排查、登记、上牌、建档。”亳州学院教师陈晓宇说,只有让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有了“身份证”,在监控下可以捕捉到,在系统上可以查询到信息,车主才能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更好地遵守交通规则。
也有市民建议加大对违规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处罚力度。“应该制定惩罚制度,加大处罚力度。”家住市区光明小区的市民陈静说,各有关部门还应真正将这些措施落到实处,并建立长效机制,让那些心存侥幸的车主看到治理是“动真格”,而不是“一阵风”。
“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治理,关键要提高民众的交通安全意识。驾车人所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也应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骑车人的安全教育,尤其是遵守交通法规的教育。”市民王女士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刚到亳州定居的阜阳人谢小强则建议我市多借鉴周边地区的先进经验。另外还应增加城区公交车运力、延长运行时间,多推出一些乘公交车的优惠活动,引导市民绿色出行。“5月15日亳州市区47条新公交线路将全部开通,这条举措就非常好。”谢小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