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正式运行
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由各个部门“来回跑”转变为“一个窗口办理”“最多跑一次”
亳州新闻网讯 “工程建设项目行政审批由各个部门‘来回跑’转变为‘一个窗口办理’‘最多跑一次’,让企业及群众少跑路,极大提高了项目审批效率。”6月1日起,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正式运行,全面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事项。这也标志着我市将成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事项最少、报批流程最简、办事效率最高、群众和企业获得感最强的城市之一。
自4月19日集中办公以来,这套日夜兼程研发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有什么不一样?“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窗口办理、一个系统审批,数据通过网络共享,部门在网上审批。得益于线上并联审批,政府投资房屋类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75个工作日、政府投资城市基础设施类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6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民用建筑类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7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工业(小型)类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40个工作日、企业投资带方案出让土地类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60个工作日、标准地出让工业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27个工作日、农村住房建设项目审批时间缩减至25个工作日。”市住建局建管处处长张利华介绍,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于5月25日上线试运行,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从策划生成、立项一直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减流程、减材料、减时限、提效能提供了信息保障,也意味着我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入新的阶段。
“该系统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导向,实现了统一受理、并联审批、信息共享、无缝对接。”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各个阶段涉及到发改、自然资源、住建等部门,以往各部门各自为政,在项目生成阶段,该项目是否符合各部门指标需要在不同部门分别进行评价后才知道结果。而新系统上线后,建设单位只要在每个阶段及时上传申报所需材料,系统就会根据工程所处的阶段,自动将审批分发到主管部门,比如,在立项阶段的土地预审和选址就会分派给市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施工许可和联合验收阶段则分发到市住建部门。
市政务服务中心现已完成“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综合服务窗口”建设,实现了统一收件、发件、咨询和无差别受理。目前已开始实行“一份办事指南、一张申请表单、一套申报材料、完成多项审批”的运作模式,并将审批工作落实到亳州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市住建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培训工作,对项目审批接入进行了实操教学,累计达到300余人次,确保窗口审批人员懂流程、能操作、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