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漫画、剪纸、手工,在亳州十八中学绘画坊,社团学生们在专业美术老师的指导下,可以更系统地学习美术专业技能。而社团的各项实践活动,则引导学生们通过艺术缤纷校园、发挥对社会的作用。
校内延续绘画爱好
亳州十八中绘画社团成立于2015年。2018年秋季,绘画社团与动漫社团、剪纸社团、手绘社团合并,更名为“绘画坊”。
“每周三下午大休息时,就是我们的活动时间。”绘画坊指导老师刘燕如说,社团每周有一个半小时的课程,在绘画坊,程天琪老师会教授学生们素描、漫画、插画等。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引导学生们慢慢掌握美术专业的基础知识,并掌握正规的专业技术,为今后有兴趣专攻美术专业打下基础。
除此之外,还有剪纸课、手绘课、手工课,学生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到更多技能。
社团成员王冠华初中时就喜欢动漫,并学习过一段时间,升入高中后加入绘画坊,得到了更系统的学习。“高中学习很紧张,以为再也没机会学动漫了,没想到学校成立有这样一个社团,让我可以继续追求我的爱好,还不耽误学习,特别开心。”王冠华说。
通过艺术发挥价值
社团在教学中还增加了文化含量,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艺术对社会作用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涵养人文精神,并引导学生以感受、观察、体验等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还了解美术文化。
除了日常的课程,社团还会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们在校园井盖上绘画,宣传校园环保文化理念,缤纷校园;将手工作品中国结免费送给环卫工人;举办邮票设计大赛;制作各种节日主题海报……每年元旦,社团还会组织一个艺术展,让社团成员的学习成果展示给全校师生。
“我们希望学生们不仅只是学习绘画,还能发挥自己的创造力,通过艺术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刘燕如说。
绘画塑造艺术眼光
通过系统的学习,很多学生的绘画潜质得到了发挥,一高三学生在狗年邮票设计大赛中获得亳州市一等奖和安徽省一等奖。
刘燕如说,美术学科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在素质教育中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美术教学进行审美教育,使学生获得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不管绘画坊的学生们以后是否从事美术行业,都希望通过这个社团帮助学生提升审美意识,塑造艺术眼光,让他们认识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艺术美,具有爱美、追求美的意识。”刘燕如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