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西瓜采摘的时节,笔者在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洪良家庭农场的西瓜种植基地看到,采购商的车辆,远远望去像一条长龙盘踞在田间道路上。“去年,我流转了100余亩土地种植了西瓜,在农业农村局农发办的支持下,装上了水肥一体化设备与滴水灌溉管道,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西瓜结的个大、甘甜,瓜商源源不断的来收购,有时还供不应求呐。”张洪良然高兴的说,“这几天,我每天纯盈利高达20000余元”。这仅仅是亳州市谯城区牛集镇高标农田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谯城区自去年以来,投资1400万元,对谯城区牛集镇1.22万亩农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治理,在项目区内,围绕当地产业基地,新打机井,配套建设了半固定式喷灌,实施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工程,改变了过去雨季田间积水,旱季排队徒手浇地的局面,同时在项目区内建设了桥梁、对田间机耕路进行了硬化、绿化、亮化,并聘请农技人员,进行农作物种植技术指导,病虫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牛集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今年仅粮食产量,就亩均增长了200斤。”牛集镇副镇长闫瑞祥说。
据悉,去年以来,谯城区在牛集镇实施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内,新建中小沟桥梁67座、新打机井86眼、配套机井设备83台、新修水泥路6.9公里,疏浚沟渠7条,栽植树木3.16万株,新增大棚滴灌设备3处。这些硬件设施的建成,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综合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拿张洪良的西瓜大棚来说,以前一个棚需要十个人管理,现在变成了十个棚只需一个人管理,这不仅节约了人力,降低了成本,同时也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入。”该镇农综站站长张洪印说。
目前,谯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乡镇特色产业与旅游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打造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平台,围绕蔬菜特色产业、水果种植示范基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一个集特色种植、科技示范、休闲娱乐、观光养生、宜居易旅等功能于一体、充满生机活力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将在谯城大地上遍地开花。(吴珍杰 王远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