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综述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聚力重点任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投入持续加大,师资力量持续加强,教育改革持续推进,党的建设持续加强,教育工作发生了积极而深刻的变化。
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正转化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一项项有力的政策、一张张幸福的笑脸……
持续加大投入,让孩子在家门口入学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市委、市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也是逐年增加。仅2019年,全市就投入28亿多元,新建、改扩建了21所公办中小学、76所公办幼儿园。其中,市中心城区总投资10.8亿元,新建、改扩建了12所中小学,22所幼儿园。除此之外,我市又因地制宜,在中心城区32所公办中小学中开办了32所附设园,以此解决公办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的“短板”。
据悉,我市主城区2019年新建、改扩建的学校项目中,今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的共有17所中小学和独立幼儿园,32所中小学附设幼儿园。目前,所有今秋投用的项目全部进入尾声。大部分新建改扩建项目均已完工,正在进行后期的装修和设备安装工作。
“让更多的孩子早日在家门口上学。”市领导多次深入主城区学校建设现场调研、督导、调度,主动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难题;各成员单位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为加快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服务。
“工程建设中,各单位均明确了时间节点和工作目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责任到人,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早日建成,早日投用。”市教育局项目办负责人贾效彬说。
应用先进装备,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
目前,已经完成建设的新建学校,均进入教学设备安装阶段。
记者从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获悉,所有今秋投入使用的公办中小学,其硬件设施、教学设备等都是按照省级标准统一采购。
近年来,我市持续提高公办教育装备建配质量,推进全市教育装备配备的标准化和特色化,市教育局今年5月份还印发了《亳州市基础教育装备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从提高学校教育装备建设配备质量、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升书香校园建设内涵、推进教育装备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做好教育装备管理应用创新校建设等八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其中,在教育装备建设配备质量方面,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市直有关学校要联合技术监督等部门开展基础教育装备质量专项调研,严格把关实验仪器设备、信息化设备设施、音体美设备等设备设施的采购、安装调试、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采购产品质量,提高教育装备产品标准覆盖率,督促贯彻实施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校园灯光照明环境及直饮水国家标准。
“其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落实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统一要求,保障教室、实验室和功能室按配备标准建设,提高教学仪器设备设施和图书配备质量,更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教育现代化、特色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市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心主任董春华说。
外引内育并举,组建高层次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关键,是学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近年来,我市持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引才与育才并举,积极服务教师发展,提升师资队伍水平,基本形成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有机结合的机制。
去年,我市出台了《优秀教育人才引进和奖励办法》,并面向全国为新学校招聘校长,吸引了一批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和校长来亳任教。今年起,我市继续实施一类、二类、三类人才和其他紧缺特需人才的引进工程,为全市公办中小学校,从全国范围内引进中小学优秀校长、学科骨干教师;同时对市内优秀教育人才实施奖励。
外引的同时,我市计划培养500名市级教坛新星、300名市级学科带头人、200名药都名师,通过内育,为教育补充新鲜血液。
据统计,今年全市为新投入使用的学校和师资紧缺学校招聘新任教师2110名,比去年增加了417名。其中,市直学校67名,谯城区424名,经开区107名。新招聘400名中小学附设幼儿园教师。在此基础上,谯城区今年又从各农村学校择优选调了210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城执教,亳州经开区今年也面向全市为所属学校及亳州中学择优选拔了200多名教师。
考虑到新型城镇化和全面二孩政策等带来的新情况,今年,我市还启动了中小学教师核编工作,重新核定学校教师编制总量,对学校编制总量给予专项支持,并在教师招聘时向短缺学科倾斜。
去年,我市开展了包括校长培训、教师培训、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公需科目培训在内的共4块14项专题培训,共组织开展市级培训88727人次。今年,我市在这方面的培训还将继续加大。
提高办学质量,推进联盟或集团办学
今年秋季学期起,谯城区城区学校实施义务教育联盟或教育集团招生,将亳州六中、亳州十一中和马园小学纳入学校联盟或教育集团招生。根据方案,共设拂晓中心小学联盟、州东中心小学联盟、估衣小学联盟、青云分校联盟、市府小学联盟、谯城中学联盟、亳州二中教育管理集团七个联盟或教育集团。在联盟或集团内设总部,设分校区或成员单位,以强校带弱校,实现共同发展。
不少今年秋季新投入使用的学校也纳入了学校联盟或教育集团。其中,亳州十一中纳入亳州二中教育管理集团,亳州六中纳入谯城中学联盟。通过推进集团化办学和义务教育联盟捆绑发展办学模式改革,充分发挥优质学校优势,推动各校一体化发展,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快速扩充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和需求。
目前,联盟办学和集团化办学已在我市全面推行,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让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发展,重点解决城区学校发展不充分、不均衡问题。这,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新学校优质发展的有力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