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谱写军民鱼水情深的新时代乐章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谱写军民鱼水情深的新时代乐章

——我市多维度推进双拥工作深入开展

退役军人张洪超家庭成为全省第一家悬挂光荣牌的家庭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优良传统,是强国强军的重要法宝。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新时代军政军民团结和双拥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法规、打造“双拥”亮点,形成了党政主导、军地联动、军民互动,具有亳州特色的双拥共建新格局,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军民鱼水情深的乐章。

双拥工作纳入政绩考核内容

我市把双拥工作作为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与脱贫攻坚、环境保护、巡视整改等并列为“一把手”工程,做到“六个纳入”“五个到位”“四个不忘”,打造了“双拥”工作新亮点。

六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要点;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总体规划;把地方支持国防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把改善驻军训练、学习和生活条件纳入地方工作范畴;把落实优抚安置政策纳入民生工程责任;把双拥工作成效纳入各级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双拥工作在运行上得到了规范。

五个到位分别是,组织到位,形成军地融合发展、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制度到位,完善了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双拥工作、军政座谈会、双拥工作委员会、军地领导联席会等双拥工作制度;政策措施到位,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双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拥军保障到位,市财政不断加大投入,为国防动员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监督考核到位,市委督查考核办将双拥工作完成情况纳入对责任单位的绩效考核,强化全程跟踪和日常督办。

四个不忘,即制定目标不忘双拥工作,部署安排不忘双拥工作,检查指导不忘双拥工作,表彰总结不忘双拥工作。全市上下始终保持双拥创建的干劲和热情,咬定目标,细化措施,夯实基础,持续发力,把双拥工作推深做实,形成党政军主要领导亲自抓双拥工作的新格局。

多途径安置退役军人军转干部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努力挖掘就业安置潜力,不断提升安置质量,加大退役士兵培训力度,提升退役士兵就业技能,促进退役士兵就业创业。

高质量安置军转干部。近年来,随着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接收与安置的矛盾较为突出。但我市从未因任务重、困难多、压力大而降低工作标准和安置质量。2017年以来,我市接收安置军队转业干部75名,转业干部进公务员岗位比例为100%。今年全市计划接收军队转业干部29名。

多渠道安置退役士兵。2018年全市接收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条件的退役士兵72人,全市岗位提供率为218.06%。2019年全市共接收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条件的155人,目前,各项安置工作正在稳妥有序开展,确保8月底前全部按政策安置到位。此外,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退役军人扶持就业专项岗位开发使用工作,出台了专项岗位开发政策,有效解决了部分退役士兵的再就业问题。在推进退役士兵职业教育、技能培训中,4年来,全市共培训退役士兵6257名,培训合格率100%,拨付培训资金1254.89万元,有力提升了退役士兵的就业创业能力。

同时,我市妥善安置随军家属,制定出台了《亳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认真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作。同时对随军未就业家属按照当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生活补助,做到落实政策不走样,实现了军转干部、部队、接收单位和社会“四满意”。

多项暖心政策送给退役军人

我市各地全面落实军人子女教育优待政策,军人子女根据需求优先入幼儿园和中小学,并免收择校费等费用;在普通高中招生中落实录取优待政策,对军人子女在中考成绩总分上加10分参加普通高中录取。

实行军人军属优先政策,市内所有医院都设立军人优先优惠标志,市博物馆和各旅游景点、市内各停车场全部设立军车免费标志。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全部免费参观各旅游景点。

悬挂光荣牌彰显尊崇,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集中悬挂光荣牌工作,退役军人张洪超家庭成为全省第一家悬挂光荣牌的家庭。截至目前,全市共悬挂光荣牌135826块。

落实优待高标准,亳州市的优待标准超过本辖区上年度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的100%。2019年的义务兵家庭优待标准提高到每位14968元;重点优抚对象优待标准和优待面达到或超过全省规定,确保优抚对象达到或高于市民平均生活水平。

实施普惠加优待。市县区普遍将重点优抚对象纳入城乡医疗保障体系,实行“一站式”结算,及时开展医疗救助和补助。开展老年“烈士子女助医”行动,为生活困难的烈士子女提供医疗救助。全市已救助烈士子女57名,救助金额14.1万元。市政府、区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专项用于困难优抚对象的走访慰问,仅2019年春节,就走访慰问133062户,发放慰问金741.81万元,发放慰问品折合现金200.2万元。我市还在全省率先探索开展了优抚对象短期休养,使他们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加了老战士的荣誉感。4年来,已举办19期490人次的短期休养活动。

助力部队建设服务更有力

多年来,我市着眼部队需求,坚持全方位、多领域、高效益深度融合,把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重要任务,着力解决部队和官兵的实际困难,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助力部队基础设施建设。四年来,市财政先后投入资金37249.8万元,支持亳州军分区国防动员训练基地扩建、武警亳州支队营院扩建、信息化建设升级等;支持谯城区消防中队特勤站、亳州公安消防支队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亳芜产业园消防站、市经济开发区消防站、杜仲路消防站、芍花路消防站等军事设施建设,合计减免相关费用7000万元。

支持部队官兵维护权益,在驻亳部队团以上单位均建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及时把法律知识和法律服务送到官兵身边。开设军人维权服务绿色通道,帮助广大官兵合理运用法律法规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为部队输送高素质新兵,2019年亳州市再次提高了大学生入伍奖励标准,有效激发了大学生参军报国的热情。今年我市共为部队输送准飞行员5名。近三年来,亳州已累计向空军输送了8名飞行学员。

同时,我市新经济、新社会“两新组织”联合企业经常为部队上门服务,开展邮政服务进军营、启动移动军网、非公企业进军营活动,支援部队营院绿化,帮助部队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亳州药都拥军协会自成立以来坚持在“八一”建军节、“春节”组织志愿者到部队开展拥军慰问演出;一些企业连续多年走访慰问部队,为部队官兵送去慰问品和慰问金,体现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意。

驻亳官兵拥政爱民获赞扬

驻亳部队官兵“视人民为父母、把驻地当故乡”,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支持地方建设。

争做急重险难任务的战斗队。近年来,针对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亳州军分区先后发动民兵3万余人次参加抗旱保苗、抗击风雹灾害和抗洪抢险等任务。武警亳州支队官兵参加我省望江县抗洪抢险战并圆满完成了任务,受到了上级机关通报表扬。市消防救援支队在日常工作中,除主动对火灾实施有力扑救外,还帮助社会各界群众处理日常生活中发生的急难险情,受到全市人民的高度赞扬。

争做打赢“脱贫攻坚”的先锋队。驻亳部队认真贯彻落实军地关于脱贫攻坚任务要求,积极开展扶贫工作,自2016年起,亳州军分区、武警支队、消防救援支队与利辛县阚疃镇宋圩村建立扶贫联系点,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该村已于2017年底脱贫出列。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生力军,近四年来,共发动民兵2万余人次参加秸秆禁烧工作,组织现役官兵、民兵持续开展军民共建“八一林”活动,植树造林600余亩,为大气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争做维护社会稳定的排头兵。近年来,驻亳部队广大官兵主动投身五大发展美好亳州建设,圆满完成了药博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安保任务。在处置群体性事件等突发事件中发挥了尖刀和拳头作用,为地方经济发展保驾护航。几年来,驻亳各部队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稳定出动官兵6200人次,为灾区和贫困群众捐款37.7万元,弘扬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