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泥课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每当想起童年,就会想起童年的泥课桌,它留给我太多太多的回忆……

泥课桌是用黄泥和麦糠做成的,我们称它“泥台子”。每张足有一两百斤重。

这种泥课桌表面很粗糙,颗颗麦糠锋芒毕露,整个教室里弥漫着泥土和麦子的味道,一个人根本搬不动,几十张课桌排放在教室里,犹如落地生根,整整齐齐、稳稳当当。

趴在这样的泥课桌上写作业,偶尔会闻到甜丝丝的味道,但经常会把同学们的课本和衣袖弄得很脏,特别是夏天,出了汗的胳膊往桌上一放,泥乎乎的,两节课上完,我们像极了一群小泥猴,看了总让人忍俊不禁。

后来,不知哪位同学发明了一个美化泥课桌的方法。从田野里采来绞股蓝,用它使劲地揉搓桌面,它的汁液像颜料一样能把桌面染成好看的草绿色,既光滑又漂亮,还有淡淡的香味,有了色彩的泥课桌看起来很高级,我很羡慕,于是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去田里拔了好多鲜嫩的绞股蓝。第二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在课桌上使劲地搓呀揉呀,两只小手累得又疼又麻,想着自己马上也可以拥有一张和同学一样漂亮的课桌,想着再也不用趴在泥课桌上弄脏衣服和课本,心里美滋滋的。

终于,等大家都来到教室,当大柳树上上课的铃声响起时,大功告成,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老师进来,我们专心地听讲,上自习课的时候,老师缓缓地向我走来,慢慢地坐在了我的课桌上。我开始心跳加快,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周围的一切仿佛都凝固了一般。我不敢往下想,张大嘴巴,呆呆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过了一会儿,随着“呲啦”一声响,老师站了起来,整张桌面,我费了很大的劲才涂好的颜色,和一层黄泥一起牢牢地粘在了老师屁股后面的衣服上。

全班同学刷的一下把目光都集中了过来,一起投向我和老师的衣服,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哄笑声,我尴尬地恨不得能有个地缝钻进去,后来老师并没有责怪我,也没有在意,云淡风轻地走出了教室,这件事至今都我让觉得有点愧疚,更多的是对老师心存感恩,感恩她没有在同学们面前指责我“胡作非为”,所以我担心的事情都没有发生。

如今,那简陋的乡村泥课桌早已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多媒体和漂亮的桌椅。

然而,童年的泥课桌却给我留下了最深远的怀念,我们饱蘸着父辈们的艰辛和希冀,在那上面种下了知识的种子,感受着田野的重托,追逐着人生的金秋,播撒着成长的快乐。

我喜欢那时候的夜空,深邃、高远,我喜欢那时候的月光,明亮、清澈。

老师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用七彩的语言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神奇的世界,教会我们在贫穷迷茫的岁月里,牢牢地树立起读书求知的坚强信念,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对知识的渴望,让我们忘却了条件的艰苦,我们认真地读书、努力地学习,一支铅笔用到手指都捏不住了都不舍得扔,用废纸卷个纸筒套上加长一截接着用,热爱学习的种子,在我们心里生根发芽……

每当我想起童年,我就想起了童年的泥课桌,那样清晰,那样温暖,我的人生从那里启蒙,从那里出发,它陪伴我走了很远,很远……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