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即农作物。有了农作物,自然有人,人聚集多了就成了村庄。有了村庄,就有鸡、鸭、猫、狗、猪、牛、羊。村庄的人称为庄稼人,庄稼人和庄稼有着朝夕相处,世代血脉相连的亲情。
庄稼是庄稼人的命根,没有了庄稼,庄稼人无以生存。初春的早上,去田地里走走,脚下踩着嫩黄的草芽,暖风拂过青绿色的麦苗,俯下身子,闻一闻这麦苗散发出的清香,好像看到了几个月后的丰收场景,心中无比惬意。回头望一望一地相隔的村庄,炊烟、鸡鸣、狗叫,还有大人站在村头吆喝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为村庄增添了活力。
到了夏天,烈日似火,蝉爬在树枝上拼命地鸣叫,庄稼人仍在田间除草。“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只有庄稼人才有这种真实的感觉,一棵棵除掉的杂草,在太阳的暴晒下失去了光鲜。看着禾苗一天天长高,庄稼人满心欢喜,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庄稼。
村前村后开辟出一小块地,庄稼人喜欢种上豆角、茄子、西红柿、辣椒、黄瓜。一转眼,绿意盎然的豆角秧,爬满豆角架,一根根豆角从密密麻麻的叶子上垂了下来。茄子不知道啥时间已长得拳头大小了,青中泛红的西红柿早惹得孩子们垂涎欲滴。邻居花婶在黄瓜架下弯腰寻找躲在叶子下边的黄瓜,一只小黑狗摇着尾巴,在花婶身前身后钻来钻去。
庄稼人最牵挂的是庄稼,从春天播种到发芽,再到长出幼苗,不到地里去几趟,心中总是不踏实。一到夏季,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芝麻、高粱、大豆、玉米,争着往上长,风一吹,错落有致的叶子呼啦啦地响,让人赏心悦目!偶尔,有野鸡或是野兔从绿意丛生的庄稼地里跑出,一转眼,钻进了另一块庄稼地里。看着庄稼一天成熟,庄稼人走在庄稼地里总是小心翼翼,唯恐踩坏了庄稼。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庄稼人一代代传承的习惯。春天庄稼人播下希望的种子,看着夏季禾苗茁壮成长,也是一种享受。庄稼一天天成熟,秋天的农家小院屋檐下、树杈上挂满一串串金黄的玉米,庄稼汉坐在门前抽一支烟,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冬天,庄稼人难得的清闲。去三五里外赶一场庙会,听一场大戏,是庄稼人最好的精神享受。如果没有庄稼,大地一片荒芜或者杂草丛生。如果没有庄稼,不敢想象村庄是什么样子。村庄是有庄稼围起来的,村庄的颜色随着庄稼的颜色而变化,庄稼的绿就是村庄的绿,秋季庄稼一片金黄,村庄也金光闪闪。
庄稼人和庄稼相依为命,一同喜怒哀乐,庄稼受灾减产了,庄稼人就高兴不起来,庄稼丰收了,庄稼人笑声朗朗。庄稼是知恩图报的,只要是勤劳的庄稼人,总会有个好收成。庄稼和庄稼人世代相守,只要有庄稼在,庄稼人就永远守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