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方队白雪琪:“露脸”几十秒 一生都骄傲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在“阅兵村”进行集中训练时的白雪琪

“虽然阅兵仪式在镜头上‘露脸’只有几十秒,但我觉得这半年多的付出非常值得!”10月7日,从北京回到了所在部队的白雪琪说,有的战友甚至没能在电视上露脸,但他们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了我国现代军人的风貌,非常自豪。白雪琪来自我市蒙城县三义镇,今年是他参军的第六个年头。

1996年出生的白雪琪,2014年9月参军入伍,2016年进入军校深造。今年年初,无人机方队面向全国选拔受阅人员,白雪琪踊跃报了名。

“身高要求1米78至1米82之间,而且一个旅一千多人只有4个名额可以参加全国的选拔,竞争非常激烈。”白雪琪说,经过层层考核,他从所在部队脱颖而出,进入北京的“阅兵村”进行集中训练。而最终走上阅兵场的,他们部队4个人只有他和另外一名战友。

“除了走正步,我们和步兵方队的训练内容是一样的,要站军姿,挂枪要整齐划一,枪口的高度、帽檐的下檐高度都要在一条直线上。”白雪琪说,从参加选拔到阅兵式开始,他们训练了六个半月,“衣服天天都是湿的,有的战友的鞋子都踢烂了。不过,大家都不叫苦、不喊累,只想着能在阅兵式上有好的表现。”

10月1日,在阅兵式上,白雪琪作为无人机第二方队中的一员,接受检阅。“我们开始站在运载着无人机的车辆旁边,听到号令快速上车,车辆拉着我们经过天安门。”白雪琪说,他们这个方队的受阅时“露脸”也就几十秒,队员们的镜头也是一闪而过,有些人甚至都没有机会在电视上露面。

“我们身高差不多,穿的衣服也一样,镜头又那么短,一眼很难分辨出来谁是谁。不过我爸还是在一群人中找到了我。”白雪琪说,苦练了半年多的时间,换来了几十秒的展示,他和战友们都很激动,也对自己的表现感到满意,“我们向全国人民以及世界人民展示了我们军人的风采,训练苦了点,但走上阅兵场的那一刻一直到现在,甚至一生都会深感骄傲和自豪”。

如今,白雪琪回到了所在部队,他说参加阅兵式的荣耀已经属于过去,他会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努力工作,在这个无形的检阅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