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风头已过,有车主重装车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认为风头已过,有车主重装车篷

市相关部门:整治行动不是“一阵风”,心存侥幸终将受罚

“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不查了?”近日,一些市民提出这样的疑问,甚至还有市民认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整治行动的风头已过,重新将拆掉的车篷又装了起来。记者了解到,市区各主干道的路段长依然每天组织劝导员上路劝导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违法违规行为,拆除违规私自加装改装的车篷。

两月拆除车篷1271个

我市自今年7月1日起开启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集中整治,治理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违规行为。行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明显效果。据统计,截至今年8月底,市公安局交警部门共查处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道路交通违法行为3.4万余起,市交通运输部门查处电动三轮车非法运营违法行为89起。市城市管理部门暂扣占道电动三轮车356辆,各路段强制拆除车篷1271个。

集中整治期间,大部分市民都给予了很大支持,在有关部门劝导市民主动拆除电动三轮车车篷时,很多市民主动拆除了自己的车篷,一些商家还免费为市民拆篷,用实际行动支持整治行动。但也有个别市民持观望态度,认为电动三轮车整治只是一阵风。

有车主重新加装车篷

三个多月过去了,记者在街头发现,加装车篷的电动三轮车依然存在。“原来天天查、天天罚,现在我看也没见有查的了呢?”10月16日上午11时许,在市区仙翁路,一市民骑着加装了车篷的电动三轮车在路口等红灯,她说之前不敢将车骑出来,这风头过了才敢上路。

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整治行动真的结束了吗?并非如此,市区9条主干道每天依然有劝导员上路劝导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违法违规行为,拆除违规私自加装改装的车篷。

“除了下大雨等恶劣天气,我们每天都会上路劝导。”10月16日上午,市区汤王大道劝导员董杰说,大多数市民对他们的劝导行为都给予理解和支持,目前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和私自加装改装车篷的现象明显减少,但少数人在思想观念上依然存在有抵触情绪。目前,劝导员依然以劝导为主,遇到存在违法违规交通行为或私装车篷且不听劝阻的车主,可以通知交通执法部门对其依法进行处罚,对加装的车篷进行强制拆除。

另外,董杰告诉记者,在劝导中,他发现之前拆除了车篷的车主,有将车篷重新安装起来的情况。他认为,现在天气转冷可能是加装车篷又抬头的一个原因,一些市民认为现在查得不严了,存在侥幸心理。

不听劝导仍将被罚

据了解,今年7月份,我市曾开展了为期7个工作日的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劝导专项行动。市区每个路口都有劝导员进行劝导,很多志愿者也加入到了劝导行列。这样的大动作,让市民感受到了我市整治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的力度和决心。

虽然劝导专项行动只有7个工作日,但劝导行动的结束并不代表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集中整治行动的结束。

根据《亳州市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方案》,7月1日至12月31日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集中治理阶段。2020年为巩固提升阶段,我市将总结巩固专项治理成效,制定并落实常态化监管措施,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在集中治理阶段,我市制定了《亳州市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路段长工作机制》,城区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专项治理路段长由谯城区人民政府、市公安局、市城市管理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选派本单位正式领导担任,路段长组织人员在和平路、人民路、新华路、光明路、芍花路、汤王大道、希夷大道、魏武大道、药都路等9条责任路段分别开展劝导专项行动。劝导时间为7:00-9:00,17:00-19:00。

劝导员提醒广大电动三轮车和电动四轮车车主,为了自身的安全,上路行驶时应遵守交通规则,主动拆除或配合劝导员拆除违规私自加装的车篷,切勿存在侥幸心理。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