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奶奶年近百岁,人很硬朗,精气神足。一次我回老家看望她,她拄起拐杖蹒跚走到床头,打开一个神秘的小木箱。她伸出手摸了很久,拿出一个褪了色的黑色塑料袋包裹,递给我示意我打开。包裹如成人手掌大小,塑料袋里面是两层发黄的油纸,油纸打开,映在眼前的是三个红色硬皮的小本本和一枚铜章。三个红色小本是褪了色的,中国红底色上有白色的点点光晕,封皮仍是完好无缺的。三个红色小本,一本用凹体字写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复员军人证明书”,在下题着证书颁发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另两本都用金色字写着“革命残废军人抚恤证”、“党的宣传员证书”,抚恤证的颁发部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宣传证是中共××县委宣传部颁发。
这三个红色小本是我爷爷的从军证书。我的爷爷是一名老兵,他1949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贵州安龙县度过了六年的军旅生涯。建国伊始,在西南、华南等人民解放军尚未到达的地区还有许多国民党残余,同当地反动势力相勾结,以土匪游击战争的方式做垂死挣扎。邓小平曾把剿匪比喻成西南地区的三大战役之一。他说:“剿匪已经成为西南全面的中心任务,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自1950年1 月下旬开始,进剿部队在西南各地区对股匪展开围剿。我的爷爷在同年3月份的普定战斗中受伤,左手食指中弹严重被截去。我出生那年爷爷去世,关于爷爷参军的这段岁月知之甚少,从父亲那了解的也不多。
六年后,爷爷复员回家,复员证书上这样写道:为加强社会主义建设,特准予复员。爷爷复员回家后,当了一段时间的村干部,赶上1958年“吃大锅饭”,提倡有饭一起吃、有活一起干的年代,谁家私藏点吃的,爷爷从来是不去过问深究的,这点让很多邻居竖起大拇指称赞他“人真好”。
改革开放以后,爷爷有次被邀请去县城开会,县委宣传部想要留他在县里工作,他拒绝了。他说:“我不识字,没文化,还是不要占个位子了。”1983年县委宣传部给爷爷发了党的宣传员证书,聘请他为党的宣传员,主要任务是在党支部的领导下,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及人民群众的先进经验和模范事迹。这份工作爷爷接受了,宣传可是爷爷的看家本领。爷爷爱好说笑,又出过家门,见识多,村里的人无论是谁见到他总有说不完的话。
这就是复员军人证和党的宣传员证两证的来龙去脉。民政部印发的残废军人抚恤证,是为了统一残废抚恤证件,经报请国务院批准,以民政部的名义印制新的革命残废人员抚恤证,并于1981年下半年进行换发的。那枚铜章是一枚纪念章,正面五边形中间有个圆,圆形内有红色五角星图案,五角星图案中央刻着天安门城楼,围绕着天安门和五角星的下面两个角上刻着一根橄榄枝和一把步枪。纪念章的背面刻着“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赠”十五个字,赠字下面刻着1954年2月17日。纪念章和三个红色小本一样,都是有史料可查的。
1954年2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和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常务委员会举行联席扩大会议,会议决定组织“全国人民慰问人民解放军代表团”,分赴各地慰问解放军。慰问团向部队传达了党、政府和全国人民对解放军的关怀,宣传四年来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配合总路线学习,鼓励全军积极支援和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以保卫祖国安全和世界和平,并赠给每名军人一枚纪念章。
奶奶大字不识,却对三本证书和纪念章这四件东西格外爱惜。她不禁自豪地说:“人家都说‘你真仔细,咋保存恁好!’”我想,她保存的不仅是证书和纪念章,还是祖父辈们作为一名解放军曾经为祖国流血为人民而战的荣誉,她保存的更是无数革命先烈们为今日幸福生活的到来与敌人决战到底、绝不屈服所坚守的革命信仰与初心!革命虽已成功,使命尚未完成,后辈同志仍需重拾初心,背负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接力出发、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