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商务和粮食局2018年度工作情况新闻发布稿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以来,市商务和粮食局主动作为,创新方式推动商贸流通繁荣稳定,多措并举“稳外贸、稳外资”,落实责任保障粮食安全,着力提升粮食产业化发展水平,商务和粮食经济运行平稳有序。

(一)商贸流通活力增强。一是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持续快速增长。大力开展促消费专项行动,制定行动方案、修订奖补政策,组织企业参加皖货精品展”、“农商对接互联大会”等展销活动,指导大型商超和汽车零售企业开展促销活动。2018年1-11月,实现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6.9亿元,同比增长12.7%。预计2018年我市可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2亿元,同比增长12%。二是商贸主体不断壮大。建立了商贸企业联系和跟踪服务机制,完善了限上企业奖励政策。全年新增限上企业215家总数达920家。三是商贸流通示范创建成效显著。我市被商务部确定为首批55个供应链试点城市之一。我市“魏王”、“公元”、“高工坛闷蒜”被省商务厅认定安徽老字号,目前全市已有10家“安徽老字号”企业。8家企业顺利通过国家级绿色餐饮和国家级酒家酒店评审,其中亳州宾馆是我市第一家国家五叶级绿色饭店和五钻级酒家。四是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加快。2018年我局重点调度推进项目个数26个,年度计划投资31.89亿元。截至10月底累计完成投资25.71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86.3%,开工率100%。加快推进城区菜市场、小区菜场(菜店)建设,新建改造魏都农业亳州配送中心等5个农贸市场,新建建安文化广场社区菜店等5个社区菜店。

(二)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一是外贸增长强劲。2018年我局大力实施外贸主体培育壮大工程,强化外贸政策支持,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加强包保服务,推动外贸进出口提质扩量。2018年1-11月,全市实现进出口7.15亿美元,同比增长27.9%。预计全年可实现进出口总额8.3亿美元,同比增长25%左右。二是外贸主体培育成效显著。制定出台《亳州市进出口企业孵化工作方案》。通过政策宣讲、对口帮扶措施,引导外贸孵化企业实现本地进出口。孵化进出口实绩企业55家,超额完成全年任务。三是国际市场多元多样。先后组织44家企业参加华交会、广交会、美国拉斯维加斯服装服饰展等境内外展会等,达成出口成交额近亿美元。组织112家企业负责人及政府部门代表400余人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组织4家企业参加安徽省进口需求发布会暨合作交流恳谈会。组织2018年国际(亳州)药材药品交易洽谈会签约仪式,现场签订贸易协议28个,签约金额达36.2亿元。四是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亳州中药材技术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亳州市中药材进出口检测中心完成公共检测服务7989批次,出具完整检测报告2721份,有力地促进了现代中药出口转型示范基地发展。五是稳步推进开放平台建设。亳州海关正式获批。海关筹建工作领导小组已成立,筹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谯城经济开发区纳入准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管理。

(三)利用外资提质增效。一是利用外资增幅提速。为实现外资稳增长提质量,我局加强调度服务和政策促进,2018年1-11月,全市利用外商直接投资8.54亿美元,同比增长33.4%。预计全年完成全市实际利用外资8.59亿美元,增长10%左右。二是年度招商引资任务圆满完成。今年以来,已落实2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3.9亿元。三是组织并参加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成效显著。2018世界制造业大会和2018中国国际徽商大会,我市参加大会活动18场,组织自办活动4场,集中签约和招商活动签约项目73个,总签约金额795亿元,同比增长10.7 %。四是积极推进外经工作。组织企业参加全省装备制造企业与央企外经企业对接会。积极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对外合作,培育3家外经主体。

(四)电子商务发展提速。一是电子商务进农村“两中心一站点”全部通过验收。我市4个县级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4个县级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1240个乡村服务网点全部通过市级验收和省级核查。二是电商示范建设成果初步显现。我市涡阳县、蒙城县被省厅评为全省电子商务先进示范县;涡阳义门镇等6个乡镇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镇;蒙城县红光村等4个村被评为省级电商示范村。三是电商振兴乡村工程扎实开展。探索电商扶贫模式,目前“龙头企业+平台+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平台+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电商”三种模式初见成效。推进谯城区五马镇、颜集镇、涡阳县义门镇、蒙城许疃镇、利辛马店孜镇电商扶贫试点工作,目前5个试点乡镇活跃网店数165家、年销售额15495万元。四是电商主体培育初见成效。我们新培育电商经营主体531家,培育了大桑园、郎硕食品、恒盛实业等年网销额超千万元的电商龙头企业13家、“小情调”、“黑娃炒货”等年网销额超百万元的名优品牌12个。“金不换秘醸•礼遇”、“草本麻辣鹌鹑”、“桑葚干”荣获安徽好网货称号,全市农产品网销额达31亿元。五是电商人才资源进一步丰富。我们采取集中培训、乡镇分散等多种方式开展电商培训,已开展电商培训23842人,为电商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六是中药材电子商务体系逐步完善。2018年,药通网注册网店约5万多家,会员数60万人,实现线上交易额4600多万元,线下促成交易额150亿元;药博商城注册网店约3万多家,会员数55万人,实现线上交易额7000多万元,线下促成交易额60多亿元;亳州市中药材交易中心线上交易5.43亿元。筑梦社区中药材电商企业156家,青年创客中药材电商企业75家。

(五)商务经济发展环境日益优化。一是加强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制定了2018年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完善了商务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台账,会同工商、公安等部门开展了依法整治非法经营成品油行为专项行动、安全生产攻坚行动,扎实做好全市废弃加油罐安全处置、市政府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核查销号、第三方安全生产检查等活动,筑牢商务领域安全生产防线。二是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工作。实行了周报制和重点节假日日报制,共监测84家企业,上报监测信息156篇。三是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工作。按规定开展典当、拍卖企业年审工作;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活动;加强融资租赁行业监管;开展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检查。四是扎实开展“双打”工作。制定下发工作要点,召开了“双打”工作专项会议,开展了“清风”行动、互联网侵权假冒治理等五个专项工作。积极开展“两法衔接”工作,督促两法衔接连通率达100%。五是提高“四送一服•政企直通车—限上商业”服务平台运行效率。全年通过平台推送涉企惠企政策文件118次,浏览9543人次,涉及内外贸政策推送、商贸流通业标准化创建、文明创建、法律法规等方面。收集问题955件,办结913件,办结率96%。六是强化政策支持。结合实际,修改完善了商贸发展专项资金政策,出台了电商发展支持政策,及时兑现省级、市级支持资金。

(六)粮食调控管理水平全面提高。一是粮食收购工作有序开展。认真落实国家粮食收购政策,积极做好粮食收购的组织、协调、服务和监管工作,引导社会化收购化解农民“卖粮难”,目前全社会粮食收购138万吨。二是储备粮轮换按时完成。指导和督促储备粮承储企业按时完成年度轮换计划,全年共轮换1.4万吨地方储备粮。三是粮食仓储能力升级提升。新建仓容8万吨,“智慧皖粮”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全市政策性粮食收储库点全部实现一站式信息化收购,19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初步建成,四是完善军粮供应体系。压实军粮供应安全管理责任,改善军粮供应基础设施条件,抓好军民融合项目规划与申报工作,确保军粮供应安全。

(七)粮食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一是粮油加工业实力壮大。五得利、正宇、恒瑞、金冠等骨干龙头企业产销两旺,全市实现粮油加工业总产值179亿元。二是继续推进“放心粮油”、“主食厨房”工程建设。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发展“放心粮油”企业和产品,建设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城乡、设施完善、管理规范的“放心粮油”经营网络,挂牌认定“放心粮油”示范店28家,挂牌认定“主食厨房”直营店27家。三是加快“中国好粮油”示范建设。定期调度蒙城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进展情况,并积极谋划我市成为“中国好粮油”示范市。四是积极参与粮油展销活动。组织加工龙头企业参加马鞍山长三角粮食供需合作会、上海农产品展示展销会、福建粮食产销协作洽谈会等粮油精品展销推介会,与贵州省遵义市签订粮食产销战略合作协议,有效提升我市粮油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八)粮食领域行业监管有序规范。一是确保粮食收储安全。围绕“两个安全”,层层签订库存粮食安全责任书,建立政策性库存粮食质量监管档案,引入第三方介入机制,委托专业机构检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先后组织了政策性粮食租仓库点安全隐患排查、全市库存政策性粮食清查、夏粮收购现场安全巡查、秋季粮油安全大检查和库存粮食数量和质量抽查等各项检查活动,收到良好效果。二是确保粮食产业生产安全。与县区粮食局和局属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确保监管不存在真空。以“双随机一公开”的方式开展“冬季安全生产”、“两会安全”、“安全生产月”、“收购期间安全生产”等行动,以开展“安全检查”专项行动为抓手,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九)商务和粮食领域环保工作扎实推进。一是高标准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建立“市-县-企业”三级检查制度,实行全市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情况督查“全覆盖” ,按照“八看”要求,对全市加油站开展了4轮检查,全面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核验工作。二是配合推进双层罐改造。积极配合市环保局推进我市双层罐改造工作,目前该项工作进度居全省第一。三是贯彻落实蓝天保卫战。抽检加油站油品质量,对油品质量不合格的加油站点进行处罚,共处罚金88.38万元。每季度督查报废汽车拆解工作,确保报废汽车“应拆尽拆”。全面提升燃油品质,推广车用尿素。四是开展粮食系统环保问题排查整治。按照市委环保工作统一部署和安排,从局本身和中储粮亳州直属库、亳州粮食局储备库抽调人员组成四个小组,开展全市粮食收购企业环保排查,共摸排粮食经营企业299个,对收购企业制定了核验标准。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