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冷天寒 爱心赴乡村---亳州市谯城区爱心协会活动纪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1月24日,亳州市谯城区爱心协会一行40余人,驱车百余公里,先后来到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的陈寨,牛集镇灵子门和罗庄村,牛集镇敬老院,分别走访慰问贫困户和敬老院的63位老人,开展“冷风寒流 爱心赴乡村”送温暖活动。

谯城区爱心协会观察到天气预报有寒流来临谯城,“临时动员”爱心人土购买慰问物品,满载着由爱心会员随井瑞个人捐助的12680元购置63床新棉被等物品,直奔计划中的“爱心点”,分别送到贫困户和牛集镇敬老院的63位老人手中。

李洋洋同学与父母一家三口都是脚腿残疾人,是政府精准扶贫的对象,也送温暖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谯城区十八里镇小怀村陈寨的李洋洋家。李洋洋是由爱心协会资助四年的贫困残疾高二学生,见到爱心叔叔、阿姨们提着棉被、棉衣、米面油、牛奶、方便面、电热毯等,进到自家家门时非常感动。

看到李洋洋的爱学习,又懂事,又观察到了洋洋家中的生活困境,会长康茂强和傅勇铭现场又向李洋洋同学捐了1000元学习费。“感谢叔叔阿姨对我的关爱,我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回报祖国、更回报叔叔阿姨对我的爱心付出。”李洋洋说着自己的心里话。

第二个“爱心点”,牛集镇灵子门村百岁孤寡五保户老人王吴氏的家中走访慰问。王吴氏老人是爱心协会员马溶健在帮扶工作中结缘的“干娘”,老人紧握爱心会员周燕的双手,“我的娇闺女来了吗?我想她……”,让所有在场的爱心会员们都泪奔如泉。

在依依不舍与“干娘”的分别中,爱心会员又去了邻村罗庄贫困户脑瘫女孩王梦雨的家中。小梦雨看到叔叔阿姨给她带来的一大堆礼物和新衣服时,高兴的蹦跳起来。尤其当爱心会员周燕给她喂牛奶时,指着爱心会员随井端说:“这些新衣服是随叔叔给你买的”,随患脑瘫而心聪的小梦雨,猛的向随井瑞深情的用不清的话语点头表示欢喜。随井瑞又给小梦雨500元慰问金。

“冷风又寒气”中的爱心人士,从早上9时第一站十八里镇小怀村,到第三站牛集敬老院己是下午4时,早己过了午饭时间。一个个虽然饥肠辘辘,但没有一人喊饿抱怨,不怕冷、无障碍,反而是个个笑逐颜开,驾着贴有《谯城区爱心协会》《最美安徽人》车,在迎着暮色中返回城里各自的家。(周燕 胡建坤 )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