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评议”化解23年土地纠纷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2月16日,谯城区赵桥乡溜集村刘湾自然村,6.93公倾麦苗在冬雨之后愈发显得青绿。而就在1个多月前,这片土地不仅几近荒芜,还纠纷不断。

23年的土地纠纷在10月21日被画上了句号。28户当事村民纷纷感谢乡、村领导公正的处置方式,而赵桥乡党委则把问题的解决归功于“群众评议”。“正是坚持‘乡村干部领导,充分利用群众代表,召开群众评议会,阳光操作’的工作思路,把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自己解决,最终成功化解了这起群体性信访积案。”赵桥乡党委政法委员苗慧说。

刘湾自然村本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打破村子安宁的是1996年那次集体分配土地的举措。当时基本农田分配后,赵王河坡坝的土地和宅基地也被分配到各户,但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土地没有按照计划分配到户。23年来,因土地纠纷,村民间经常发生辱骂、打架事件,派出所民警多次为此出警,部分群众也为此反复上访。由于该信访案件产生年代久远,乡、村干部均不熟悉具体情况,赵桥乡党委政府虽然尽力化解,但由于争议群众各执一词,收效不大。

今年10月份,在市委政法委的指导下,赵桥乡党委政府适时对刘湾信访工作进行研判后,最终确定“乡村干部领导,充分利用群众代表,召开群众评议会,阳光操作”的工作思路,明确了相关乡、村干部的具体职责和熟悉当时情况的7位德高望重的群众代表,及时召开了群众评议会,对前期工作及逐户书面走访群众意见进行反馈,对土地分配意见再次征求群众集体意见。同时明确53户群众中,不同意分配意见的7户可以提出自己意见,并在评议会上进行公开辩论、评议。最终,在乡、村干部以及村民的见证下,在一问多答的交流中,当事群众逐渐冷静下来,心平了、气顺了,6.93公倾长草土地必须重新分配的愿望达成一致。10月21日下午,28户当事村民通过抓阄决定了分地顺序,很快,勤劳的村民将几近荒芜的土地整平耕种,如今丰收在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