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理”的老党员杨大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大家没事一定不要出门,要保护好自己和家人,谁要出门让我看见了别怪我翻脸不认人啊……”2月15日上午,在涡阳县城区官路口社区谢庄村民组,一位六旬老人打着雨伞喊着喇叭劝说群众别出门,她的声音虽然很嘶哑,但劝说的语气却特别强硬。

老人叫杨素侠,今年68岁,是一位老党员。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她在家里坐不住,“刚过年的时候,我就天天看新闻,感觉这次疫情很严重,当时就和老伴商量,咱要为国家做点事。”杨素侠听说社区招募志愿者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到报了名。

1999年,杨素侠因得了甲亢腺瘤阳性,成功手术后,嗓子说话受到很大影响,原来“大嗓门”的她很不适应轻声细语的说话方式。但在这次疫情防控期间,她还是用尽全力在村里喊话。

“现在是疫情防控关键时候,很多村民的疫情防控的意识还不够强,不喊话不行。我现在声音比较嘶哑,不能长时间喊,所以,我每次出门前,都会喝两杯水。”杨素侠对记者说,她从早上起来后,就在村里看看人员有没有扎堆的,只要看见就立马严肃批评。

杨素侠当社区志愿者,村里的群众都很服气。“别看杨大妈现在年龄大,年轻的时候抓小偷特别厉害,是一名大英雄。”社区军服人员高清建介绍,杨素侠的故事让人十分敬佩,村民都称赞她是最勇敢的杨大妈。

原来,1987年的一天,杨素侠正在火车站旁边的地里干农活,突然听到火车站方向传来抓强盗的呼救声,她赶紧扔下手里的农具急忙跑了过去。她一边追,一边喊“别跑,今天我一定得抓到你!”

“我那时候年轻,身体素质很好,跑的特别快,所以我就追了上去。”杨素侠说,她一直追到涡阳火车站的检票口,终于抓住1名小偷并交给派出所后,回来时又在站前路口(原铁路治安办公室)抓1名小偷。在与小偷搏斗时,杨素侠被打断3根肋骨。

杨素侠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1988年9月9日,她被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公安厅授予:见义勇为先进分子。

从采访中了解到,杨素侠的儿子也是党员,在社区工作,这段时间,她和儿子、儿媳妇都忙碌在疫情防控的一线。“国家有难,咱一定得冲向一线,如果祖国需要,我和孩子们还将奔赴武汉一线当志愿者。”杨素侠语气坚定地说 。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