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疫情 亳州市各部门尽锐出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阻击疫情 我市各部门尽锐出战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我市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起来,立足本职,各尽其能,全力抗击疫情。

严查医药机构

借机牟取不正当利益

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从亳州市医保局了解到,在疫情防控期间,发现协议医药机构存在借机牟取不正当利益,出现哄抬预防性药物、预防性用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将及时通报并按照职责管理权限移交相关部门查处。

市医保局要求医保经办机构建立专项工作机制,配备足够工作人员,安排专人轮流值班,坚守工作岗位,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经办服务和政策解释工作,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医保服务不断线,同时密切关注确诊患者的医保诉求。

对口罩、防护服、隔离服、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除财政资金支持、社会捐赠或统一调拨的以外,均按相关规定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全市参保人员在市外已确诊的感染患者,医保经办机构要简化异地备案手续,及时做好异地就医备案登记,确保参保人员市外异地治疗直接结算。市外参保人员在我市就医并已确诊的,由收治医院向就医地或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提供患者信息,协助做好患者异地就医备案工作。

医疗费用申报不设截止日期。对疫情期间参保人员的医疗费用因各种原因未能即时结算的,申报时间不设截止日期。          (张东洋 记者 李鹏)

动员全社会力量投身疫情防控

亳州新闻网讯 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连日来,市民政局积极动员和引导社会组织依法有序参与疫情防控,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自开展疫情防控以来,市红爱应急救援协会投入1.5万元,深入基层社区义务开展50场次病毒消杀工作;市心理咨询师协会为40多名疫情心理疾病患者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引导7家志愿服务组织和社工服务机构,募捐口罩9400余只、隔离服900余套、消杀用品1500余瓶(桶)及牛奶、饮用水等物资,动员200余名爱心人士、志愿者深入防疫一线开展志愿服务,累计服务时长超2000小时;截至目前,市慈善协会共接收防疫捐赠款1245531元,已全部转至市卫健委账户,用于购买抗击疫情防护物资。

(潘冬冬 记者 武景)

让党旗在战“疫”前线高高飘扬

亳州新闻网讯   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严峻斗争中,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让党旗在防控疫情一线高高飘扬。

市生态环境局把防控疫情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全市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等疫情防控一线,检查医疗废物及废水的收集、处置情况,

在医疗废物处理处置“阵地”,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部和市局机关支部认真开展疫情医疗废物环境监管,将传染性和非传染性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强化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安全转运等三个环节作为重点和关键,科学指导各定点收治医院和医疗废物处置机构及时、有序、高效处置医疗废物。在医疗废水处理方面,指导督促定点医疗机构、新建成投用的医院等单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保产生的废水和废物得到安全消毒处理。

在生态环境应急监测“阵地”,市环境监测站支部认真开展空气、地表水环境质量和定点医院废水、污水处理设施排水达标情况等应急监测工作,重点加强饮用水水源地水质预警监测。

市生态环境局机关支部将做好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政务双微”等新媒体形式,开展疫情防控有关的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及环保标准问题解读,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引导公众正确理解、积极配合、科学参与疫情防控。(孙凌 记者 汝平)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