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涡阳县曹市镇侯桥村党委积极发挥党员干部作用——既当防疫“战斗员” 又当脱贫“引路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疫情防控期间,涡阳县曹市镇侯桥村党委积极发挥党员干部作用, 驻村工作队、村“两委”干部、帮扶责任人和贫困户等多方发力,积极抗疫,持续扶贫,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收官战。

侯桥村党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100户336人进行逐户摸排,确保贫困人口健康安全。其中有湖北旅居史1户2人,接触史4人,均居家隔离,每天进行跟踪检测,目前无不适及发热症状。建档立卡户孙敬龙,其父亲在武汉务工,村卫生室医生孙发永每天上门为他家送去消毒用品,给其全家测量体温,截至目前,已达到隔离安全时限。

对家庭相对困难、老弱病残孕的贫困户,村党委采取送“货”上门,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在该村第一书记陈高飞的带领下,党员干部分三组,为76户贫困户送去消毒液、肥皂300余瓶(块),米面163袋,食用油60桶,酱油醋200余瓶,有力保证了贫困户防疫期间的生活。为确保贫困户家庭孩子的学习不耽误,村“两委”干部纷纷联系家中有学生的贫困户,帮助孩子制订学习计划,搞好假期辅导;安排本村两所小学,与学生家长建立微信群,解答学生自学疑问,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学习不耽误;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坚持扶智扶志,进一步增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信念。

该村党委加强“疫”线就业,在疫情防控劝返点、宣传员岗位中,除原有的公益岗位、志愿者外,又新开发17个公益岗位,让暂时外出务工受阻的贫困户在家有岗位;协调涡阳新绿漾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7户9人低保、贫困人口就业。村内4家来料加工企业采取家庭式作业,解决了9名贫困户就业。同时,该村紧紧扭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争取特色种植效益最大化。在村林业扶贫项目中,完成363亩秋月梨剪枝、施肥、套种;特色种植项目中,完成46亩菜苔施肥、防虫,121亩春泡椒育苗、打垄;通过采取精细化耕作、科学化育苗,争取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

此外,村党委积极联系帮扶责任人,会同驻村工作队、“两委”干部,协助贫困户制定年度脱贫目标任务,帮助其规划种植品种、养殖项目,以及务工去向、工种;利用防疫期“充电”,争取掌握一技之能,确保脱贫目标稳定实现。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