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过后是谷雨,“谷雨,谷得雨而生也。”四月的乡村,春雨绵绵,接连不断的雨水把香椿芽滋养得鲜活水灵,幽香四溢。俗话说:“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头生木枝。”谷雨是采摘香椿的最佳时节,这时的香椿最为鲜嫩爽口,营养价值高,有“树上第一青菜”的美誉。可惜的是香椿的“青春”太短,谷雨一过就变老了,既不鲜香,也嚼不动了。
在我的家乡,谷雨前后的这段时间正是香椿上市的时节,这时的香椿最为脆嫩鲜美。每到这个季节,看到枝头的香椿,我都无法抑制对它的垂涎,可是它的青春与美好太过短暂,一过谷雨,它就变得生硬而粗砺,失去了美味与鲜香。就有了“雨前香椿嫩如丝,雨后椿芽生木质”的说法。每年的谷雨时节,嫩嫩的香椿芽,就成为我家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
那时我家的院子里,长着多棵高高大大的香椿树。每到春天,几场春雨过后,椿树枝头便会探出些许紫色的芽苞,上面还带着几滴晶莹的水珠,羞羞答答的像暗自怀春的少女。一小撮顶在梢头,像一朵花儿在凌寒的春风中摇曳。初长出的香椿最好吃,有一种特殊的味道,但母亲是不舍得吃的,一定要等它多长一些才可以食用。一眨眼几日,叶便舒展开了,一股淡淡的馨香,那股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醇香浓郁的味道被风一吹,就弥漫开来,总会让人们内心激动。
大人们在谷雨时节是很忙的,要播种要耕耘,能有时间摘春芽的就只有孩子们了。够得着的用手摘,够不着的用带钩子的长杆去勾春芽。一朵一朵地飘下来,撒得满地都是,每次都有一大抱。一朵朵粉嫩嫩、鲜葺葺的绿,芳香得真是可爱,呛得鼻子直发痒。拿回家的时候,总能看到母亲脸上欣慰的笑容。
“嚼之竟日香齿牙”。打下来的香椿,经母亲的巧手,无论是焯水后凉拌,做春卷,炒鸡蛋,拌豆腐,烙盒子,都是香味宜人,爽口又爽心。还可以用切成段的嫩芽沥净水分后加盐揉搓均匀,再与调好的鸡蛋面粉搅匀,放入热油中炸似“香椿鱼儿”服食。芳香氤氲,真是别有风味。
记忆中,谷雨椿芽饼,又叫谷雨菜香饼,主料自然是各种时令蔬菜了。常见的有香椿饼、菠菜饼、荠菜饼、胡萝卜饼等,最受欢迎的还要数香椿鸡蛋饼了。谷雨时节,香椿芽儿最为鲜嫩,采一把淘洗干净,切成碎末,配上面粉、鸡蛋、葱花、精盐、花椒,加水搅拌均匀。再把擦了油的平底锅放火炉上烧热,慢慢地倒上搅拌好的饼糊,一边倒,一边用木铲均匀地摊开,几分钟后一张香喷喷的大圆饼就可以出锅了。
椿芽炒腊肉是母亲的拿手好菜,椿芽似白泛紫,腊肉微微带红,实在是色香味俱佳。腊肉的醇香和椿芽的清香相互融合,是大自然赐给人间的美食,会使你眼睛为之一亮,食欲顿时萌生。吃到嘴里,慢慢嚼一嚼,那种香,沁心入脾,全身的毛孔,淋漓痛快,没有一处不舒坦。现在回想起来,那哪里是吃椿芽,根本就是在品椿芽,感受春天,在咀嚼中唇齿间四溢的春天的汁液和香气,仿佛把春天都留在了舌尖上。
当兵入伍后,笔者方知皖北家乡人每年谷雨时节爱吃的香椿不仅味道鲜美,药用价值也很高。中医认为,香椿味苦,性寒,有清热解毒、健胃理气、止泻润肤的功效。有记载:“香椿头健胃,止血,消炎,杀虫,治……痢疾……”鲜椿芽中含丰富的蛋白质、钾、钙、镁元素以及维生素B,其叶、芽、根、皮和果实均可入药。更重要的是,它身上那股独有的芬芳,有提神醒脑的作用,可以解春困呢。
一茬儿新叶一茬儿香。春光里,有了椿芽儿芳香的浸染,心底流淌着的是浓浓春意融融暖意。春风里,阳光下,在这个繁花似梦的时节,我们走进春天,敞开肚皮,去品读美丽香甜的春天。(王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