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阳县司法局推动法律扶贫与脱贫收官“同频共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题:扶贫路上 法律同行

涡阳县司法局推动法律扶贫与脱贫收官“同频共振”


法律援助为贫困人口点亮法律服务航灯

亳州新闻网讯  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今年以来,涡阳县司法局坚持精准扶贫有“法”可“助”,通过健全贫困村法律服务体系、创新法律服务方式、加大对贫困户的法律服务力度,打通法律扶贫“最后一公里”,推动法律扶贫与脱贫收官“同频共振”。

扶贫扶志 普法宣传引路

“演得太搞笑了,事实上就该这样,懒汉就不该当贫困户。”“说的就是这个理,自己子女不孝顺,想把老人推给政府,没门!”“这个小品咋感觉像咱庄李晨红的事啊,他就是不等不靠,自己包地种菜,现在富裕了。”日前,涡阳县曹市镇侯桥村的群众边看文艺演出边议论。

精准扶贫有效开展,扶志是关键。涡阳县司法局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灵活普法形式,依托演出公司,针对扶贫工作涉及的法律问题,指导编排成群众喜闻乐见的相声、小品与群众见面,宣传扶贫政策、歌颂扶贫成果,在全县78个贫困村巡回演出,引导贫困户在脱贫道路上走正道,培养守法用法好习惯,营造农村守法用法氛围。

扶贫扶智 法律援助解忧

“俺家有事需要律师,你们能帮帮我们吗?”一个求助电话打到涡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值班律师手机上。电话求助的是曹市镇侯桥村贫困户李某,因骑电动三轮车撞人,对方索赔金额较大未达成赔偿协议,起诉到法院。李某系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三个子女有两个是重度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和政府帮扶,家庭经济刚有好转的他又遇“打头风”。

近年来,涡阳县法律援助中心构建以法律援助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以电话、网站、微信、手机App等多种接入渠道为载体,全方位、全天候、多渠道响应群众法律需求的法律援助信息化服务格局。全面开展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开通涉贫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建立快速受理办案机制。今年以来,涡阳县法律援助中心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620件,有效地维护了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扶贫精准 法律顾问入户

“小赵,你这么一说我心里敞亮多了,谢谢!”“你看你两个儿子都挺厉害,一个在广东发展,一个开公交车,咱庄的人都说你家的小孩比较孝顺,都是你教育得好啊!按照扶贫标准,咱确实不符合贫困户,大爷明白了吗?”涡阳县开发区李马社区法律顾问赵赋在近日走访中与群众交谈,为群众答疑释惑。

“一村一法律顾问”是涡阳县司法局严格从优遴选法律服务工作者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全县383个村(居)社区实现法律顾问全覆盖,打通了法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法律顾问定期走村入户开展法律宣传,解答群众疑问,紧盯因案致贫返贫、因事致贫返贫、因恶习致贫返贫、因陋俗致贫返贫等现象,进行全面走访排查,广泛宣传法律知识,了解贫困户法律需求,针对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展法治大讲堂、公共法律服务等工作。

“脱贫收官进入关键时期,涡阳县司法局将努力提升群众的法治思维能力、依法办事定力、内生发展活力、崇尚新风动力,全方位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涡阳县司法局局长陈涛表示,该局将紧密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积极投身于法律扶贫实践,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把法律扶贫作为助推脱贫攻坚和加强涡阳社会治理的重点内容深入推进,确保法治扶贫各项任务落地见效。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