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工作室” 把“探头”装在村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自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来,谯城区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着力做细做深做实监督检查,第六协作区先后在41个社区(村)设立“纪检工作室”,推行“纪检工作室+”,将监督“前哨”和“探头”进一步向基层延伸,较好地破解对被监督单位情况不明、了解不够、监督不聚焦等问题。

“工作室+“宣传员””发挥的宣传员作用,积极宣传党的政策。村级纪检员协助街道(镇)纪(工)委开展廉政文化进社区(村)活动,利用拉横幅、贴标语、办廉政专栏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党纪法规,端正舆论导向,消除各种疑虑和误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社区(村)营造良好的氛围。

“工作室+“信息员””发挥信息员的作用,拓宽信息反馈渠道。充分利用社区(村)级纪检委员“来自社区(农村)、熟悉群众”等特点,发挥其为信访预警信息员,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以及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疏导、早了结。建立台帐,对自己无力解决的重大信访隐患及时向街道(镇)纪委反映,将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工作室+“监督员””发挥监督员的作用,减少违纪问题发生。社区(村)级纪检员认真履行职责,行使监督权,重点对社区(村) “两委”班子廉洁勤政、民主决策、财务管理等情况进行监督,参与村“两委”重大决策和村级财务的审查活动,进行居(村)务质询和勤廉评议,加强对党务、财务、居(村)务及时公开的监督,使社区(村) “两委”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让群众明明白白,促使社区(村)干部自觉廉洁从政,更好地服务群众。(高小珂  吴坤)

(责任编辑:马明亚)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