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中华正在给客人做按摩
亳州新闻网讯 从“盲人”贫困户到按摩店老板,与命运抗争的燕中华通过扶贫技能培训,依靠熟练掌握的盲人推拿按摩技术,不仅战胜了黑暗,还战胜了贫穷,用勤劳的双手为生活增添了光明。
见到燕中华时,他正在谯城区华佗镇小奈集上自家的中医按摩养生治疗中心内,给顾客推背,指压肘按,拳捶拍打,手法娴熟。“虽然有党的好政策,但要过好日子还得靠自己,只有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才能活得有尊严、有信心。”6月21日, “盲人”按摩师燕中华一边给客人做保健按摩,一边乐呵呵地说。
52岁的燕中华家住谯城区华佗镇小奈村刘小楼自然村,因其患有三级视力残疾,家庭经济收入较差,2014年其家庭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帮扶责任人和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开始享受到各项扶贫政策。
“说实话,过去我一没技术二没资金,视力又不好,对脱贫的事一点信心都没有。”谈起往事,燕中华情绪低落地说,他最初跟着父亲学习做酱菜,年轻的时候,还经常走村串户的卖“咸菜”,虽不富裕,但收入也勉强够一家人生活。2008年看到邻居家靠养鸡致了富,他也借钱搞起了肉食鸡养殖,谁知天不遂人愿,眼看要出笼的4000只小鸡,却得了温和型流感,最后只剩下了17只鸡,“那次养鸡不但没有挣钱,还欠下了八万多元外债。”
燕中华说,为了还清外债,那些年他也曾外出打过工,终因自己体力单薄,视力又差,都没有挣到钱,“那时债主经常来家里讨债,本来就患有视力障碍的我,因内火攻心,视力也越来越差,基本上看不到了。”
“根据燕中华家庭状况,以及身体状况,我们按照‘因户施策’的原则,为其专门制定了脱贫计划。”小奈村党委书记刘丽介绍,按照当时的扶贫政策,他们村除了让燕中华家享受了应该享受的帮扶政策外,重点安排燕中华参加了区残联组织的技能培训,通过技能培训,使他掌握了盲人推拿按摩技术。
“参加技能培训回来以后,我就在小奈集上开了个按摩店,因为治疗效果不错,生意一直挺好,2015年我的家庭收入达到了3万元,远远超出了脱贫标准,轻轻松松脱了贫。”说起脱贫后的好光景,燕中华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不瞒你们说,我这小店每年收入都有五六万元,这几年不仅还清了所有外债,家里还有点积蓄,今年我又申请了五万元金融贷款,准备搞个养生花茶加工厂。”燕中华说,在国家政策帮扶下,他脱了贫致了富,现在自己有能力了,也想帮助其他贫困户一起致富,“自己富不算富,我也想多干点事,带动和帮助其他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