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两级法院开展网络拍卖 “营业额”达10.02亿元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6月23日,谯城区法院对市区碧桂园平侯府一处房产进行网络拍卖,起拍价为90余万元,经过130次出价,6月24日最终以129万余元成交。

全市两级法院自2017年3月1日实施网络拍卖以来,严格按照省高院网络拍卖管理办法的要求,全面落实网络司法拍卖制度,截至2020年6月24日,累计成交拍品1156件,拍卖标的涉及房产、土地、车辆、股权等,成交总金额达10.02亿元。此外,标的物成交率达58.86%、溢价率达45.12%,均高于全省平均值。

为了保障网络司法拍卖顺利开展,全市法院分别设立网拍小组,配备专门人员进行具体操作,做到网拍组提供拍卖公告、竞买须知等相关法律文书。同时,为了解决竞拍人员相关问题,全市两级法院采用外包拍辅工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接听咨询电话,及时对有意向竞买者进行答疑解惑并安排接待看样等,达到分工明确、规范有序的“流水化”作业标准。

全市法院通过在京东、58同城、闲鱼等生活服务、分类信息网站上挂出拍品信息,微信朋友圈、公众号等新媒体推送拍品链接,进一步扩大网拍信息的推送面,从而提高公众知晓度和拍卖成交率、溢价率。

下一步,全市法院将继续落实安徽省高院开展“江淮风暴”执行助力复工复产行动方案提出的目标任务,充分发挥网络拍卖平台的财产处置作用,进一步提升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的执行工作水平,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