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万亩白芍即将开挖 17处脱皮点“整装待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白芍也叫亳芍,是亳州的地产药材。目前,全市共有4年生和5年生白芍16.07万亩,预计今年将采收13.27万亩。为了解决白芍开挖后的脱皮问题,今年我市共确定了17个白芍脱皮加工点,预计能满足药农的脱皮需要。

增加设备   提升加工能力

“今年又投入40万元添加了不少设备,预计每天能处理50吨白芍脱皮。”8月6日上午,谯城区魏岗镇豪门中药饮片公司总经理郜林介绍说。

郜林说,投入最大的是安装天然气,铺设天然气管道和安装锅炉花费了20多万元。去年,公司用的是固体天然气,不仅成本高、运输不便、安全隐患大,而且经常供应不及时,制约了公司的白芍脱皮加工能力。

在豪门公司的白芍脱皮车间,记者看到了2个蒸煮锅和14台脱皮机。郜林说,去年公司只有1个蒸煮锅和6台脱皮机,行吊也只有现在的一半20多米。随着设备的增加,今年的加工能力将提高一倍多。

安徽协和诚药业饮片公司也是白芍脱皮加工定点企业。2019年,公司共脱皮白芍6000吨左右,是白芍加工量较大的定点企业。“今年,公司投资500万元新增了一套白芍一体化加工设备,日加工能力提高到200吨。”安徽协和成公司白芍初加工负责人石磊介绍说。

清洁生产   污水达标排放

传统印象中,白芍脱皮不仅生产环境差,产生的污水还会污染周边环境。但在豪门公司的白芍脱皮车间,记者并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郜林笑着说,为了解决白芍脱皮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问题,去年公司投入了200多万元安装了环保设备。

据郜林介绍,白芍脱皮产生的污水,首先通过沉砂池去除污水中的重颗粒及泥沙,然后进入装有搅拌机调节池,防止污泥在池底淤积。之后,污水进入的是混凝反应沉淀器,去除污水中悬浮物以及泥沙。下一步是进行厌氧硝化反应,实现泥水分离。最后一道程序是缺氧池,进一步去除水中的氨氮。只有经过这些程序处理的污水,才能排进魏岗镇污水处理厂,处理之后进入市政污水管道。

虽然整套环保设施看起来很“复杂”,但污水处理的效果非常好。记者站在环保设施上面的工作平台上,看着池中不断翻滚的污水,除了些许臭味,并无刺鼻难闻的味道。“过去,白芍脱皮时,离多远都能闻到臭味。”郜林说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的17个白芍脱皮加工点都加大了环保投入,确保污水达标排放。石磊告诉记者,今年安徽协和成公司在原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上,进行了环保设施设备的升级改造,污水处理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政府补贴   减轻药农负担

豪门中药饮片公司位于城郊结合部,作为白芍定点加工企业,服务半径辐射到魏岗镇、牛集镇、华佗镇和古井镇等谯城区西北地区。“今年十八里镇又设了两个白芍加工定点企业,能满足附近乡镇的白芍脱皮需求。”郜林说。

在定点企业加工白芍,价格怎么定呢?郜林告诉记者,目前的白芍脱皮价格是每吨230元,对定点企业来说,这个价格非常低,甚至是“亏本运营”,不过政府会补贴每吨100元,“这样算下来,群众负担轻了不少,企业也能赚到钱。”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现有4年生和5年生白芍16.07万亩,预计今年将采收13.27万亩,产量越12.5吨。目前全市共有17个白芍定点加工企业,定点企业加工本地产白芍,按100元/吨给予交通运输、污泥处理费用奖补,企业脱皮加工费不得超过230元/吨。

“脱皮后的白芍,能长时间保存,遇到行情不好的时候,药农或者种植大户可以等价格回升后再出售。”郜林说,加工后的白芍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更强。

记者:李鹏  通讯员:葛维旋  实习生:王澳琪
       编辑:奚婷  审核:海涛

(责任编辑:奚婷)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