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子越结越多 日子越过越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涡阳县曹市镇柴村村李瓦房自然村村民李长青在查看枣子长势

自己身体不好、家庭成员需要照料,对于贫困群体来说,不少人是基于这些原因无法外出务工,从而成了贫困户的。涡阳县曹市镇柴村村李瓦房自然村村民李长青便是其中一位。

“我的腿脚不方便,还有一个孩子需要照顾,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幸好学会了种果树技术,你看,我种的枣子已经结果啦!”日前,李长青带着笔者来到他的种植地,给笔者展示了他的劳动成果。

今年49岁的李长青腿部有残疾,多年前,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他和智力残障的儿子相依为命,日子有些拮据。后来,村里给他办理了低保,把他家纳入了贫困户的行列。考虑到他不能外出打工,人社部门主动找到他,推荐他参加技能培训,学门手艺来增加收入。

“2018年,人社部门在镇里举办了一场种植技术培训,是专门针对贫困户的,全程免费,请农技专家给俺们讲解果树种植技术。我听完之后感觉很激动,如果能学成功的话,我把家里的地都种上果树,这样一来,就能够定期采摘销售,收入肯定会增加不少。”忆起往事,李长青脸上泛起了红光,语调也提高了不少。

经过近一个月的学习之后,李长青回到家便先抽出家里的一块地进行试种。刚开始,他种了桃树,一年后长势很好,后来又种了枣树、杏树,很快就结了果,采摘后运到集市上卖,很快就能卖完。这增强了他的信心。他说,“树上的果子越结越多,日子肯定越过越好!”

随后,李长青便把家里的4亩地都种上了果树,每天他和儿子都会早早地来到地里,给果树施肥、修剪,眼看着果树越长越高,果子越结越多,他的心里也越来越敞亮。“这两年我通过卖果子,一年收入10000多块,早就脱贫啦!”

曹市镇人大副主席戚连华介绍,近年来,当地按照人社部门的统一安排,精心组织了多场针对贫困户的技能培训,除了果树种植技术以外,还先后开展了蔬菜种植、水产养殖等技术培训,很多贫困户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技术,并迅速从事种植、养殖,收入大大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涡阳县通过开展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就业技能培训需求摸底,建立了高质量的技能脱贫培训需求数据库,采取精准分类、因人施教的方式,先后开展家政服务、推拿按摩、汽车驾驶、农作物种植等工种技能脱贫培训,参与培训的人数达3500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