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茶旅富民”山村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黄大村张摆组当家塘周边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黄大村张摆组当家塘周边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黄大小学门前的道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黄大小学门前的道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前后对比。

8月15日,黄大西寺坡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村民在管护茶园。

8月14日,孩子们在黄大村张摆村民组的运动器材上玩耍。

宿松县破凉镇黄大村地处大别山区,出行难、耕地少,发展困难。多年前,由于贫困,黄大村许多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留在家里的农户艰难维持。

2012年,黄大村几位村干部建起合作社,尝试发展白茶种植。此后,随着全村人的支持,加上整合扶贫资金,白茶种植规模逐渐扩大,目前已有茶园2400余亩,集体经济壮大,更带动了众乡亲脱贫致富。2016年黄大村整村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0%以上降到去年年底的0.1%。

与此同时,经过几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乱糟糟的臭水当家塘变为清水池;许多农户家门口就是小广场,运动休闲有了去处;山沟沟里的贫困户家门口也通了水泥路……

2018年,黄大村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现在的黄大村又在乡村旅游上发力。结合茶叶采摘、黄大水库等旅游资源的开发,黄大村正走出一条茶旅富民的小康之路。

(责任编辑:朱虹娟)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