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侯付强讲述自己的脱贫致富故事
亳州新闻网讯 “七岁那年因意外事故左腿截肢,十七八岁时,父亲和姐姐先后因病去世。由于腿脚不便不能出力,我很难找到养活自己的营生。”9月11日,在蒙城县“决胜小康,奋斗有我”演讲比赛中,来自该县三义镇三塔村的贫困户侯付强拄着拐杖走上演讲台,深情讲述了自己脱贫致富的经历。
2017年侯付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三塔村两委在资金筹集、技术培训方面大力支持他发展肉鸽生产。经过艰苦奋斗,他于2019年顺利脱贫。现在侯付强的养鸽场建筑面积已达300多平方米,容纳肉鸽1000多对,自动孵化、流水作业一应俱全。
“六年前,我是薛庙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天我是一名带领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扶贫专干。”同样是残疾人的高电青充满激情地回忆了自己的蝶变历程。
讲好身边脱贫故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坚定社会各界打赢脱贫攻坚的信心,今年以来,蒙城县开展了脱贫攻坚百名先进典型选树活动。此次演讲比赛是选树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经个人申请、组织推荐、单位初选,90名来自社会各界的选手参加了此次比赛。3位来自边远农村成功脱贫致富的农民选手自信地站在演讲台上,回忆身陷贫困的心酸,分享脱贫致富的喜悦,成为此次演讲比赛的C位“明星”。
“我从贫困中走出来,我知道贫困的痛苦,我不能辜负党和政府对我的期望,不能辜负薛庙村两委对我的厚爱,不能放下全村几十户正在贫困中的父老乡亲,我要带领他们一起脱贫。”已经是村扶贫专干的高电青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今年42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蔡长清,十年前因尿毒症晚期做肾脏移植手术欠下70多万元的外债。2016年,他在家乡建一座蛋鸡养殖场,村里给予了扶贫小额贷款支持。2018年养殖场受灾,他的脱贫希望再次破灭。村委会和镇政府又一次伸出援助之手,让他的灾后重建工作有了保障。他再次多方筹集资金30万元,在原址新建两座高标准、现代化养殖厂房,引进蛋鸡苗10000只。仅仅两年,不但收回了成本,还盈利了10万余元。
“现在我的养殖场是我脱贫致富的希望,我也成了村里的榜样。对有养殖意愿的乡亲,特别是贫困户,我都竭尽所能向他们传授养殖知识,低价出售鸡苗,想方设法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因为我曾经也是他们中的一员。”如今早已脱贫的蔡长清致富不忘乡邻,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与乡亲携手共战贫困。此次比赛贫困户高电青获得了二等奖,蔡长清则被直接推荐参加市里的演讲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