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月饼起义,起源于元末时期,与朱元璋起义有着密切的关联zhi

中秋节吃月饼出于元代。

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廷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

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将“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扩展资料

唐代,民间已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

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此时的“胡饼”已与现在的月饼无大异。

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杨贵妃赏月吃胡饼时,太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心潮澎湃,随口而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逐渐流传开。

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

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只是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据悉,吃月饼之所以在民间广为流传,还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