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婚礼扎堆 随礼有心就好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国庆期间,有的人忙着旅游,而有的人却在忙着往礼发“红包”。一个假期下来,少的几百块钱,多的甚至上万块钱,接二连三的“红包炸弹”成了不少人的负担,“礼尚往来本是正常现象,如果礼金支出过多就不应该了。”一位市民表示。

新人扎堆办婚礼

“粗略算了一下,国庆期间我随的礼钱应该在一万块钱左右。”市民杨先生对记者说,国庆节他收到了十几份请帖,包括亲戚、朋友、现同事、前同事、同学,名目繁多……这让他的国庆节变得异常忙碌。

在杨先生送出的礼金中,以200元居多,其次是500元,个别的达到1000元。杨先生在一家企业从事管理工作,收入水平较高,“我朋友比较多,请我的人也多,但一个国庆送出那么多礼金,有些心疼。”

张先生在一家行政单位上班,妻子在企业上班,收入中等。国庆期间,他们随出去的礼金有四五千元,最多的礼金是2000元,少的也有500元,“都是亲戚朋友,少了拿不出手,就当这个月白干了。”

随礼也要有讲究

虽然收到的请帖不少,但杨先生仍然一个不落地送上了礼金。杨先生说,虽然在他看来这是负担,但在当事人看来,却是难得的喜事,比如结婚这样的人生大事,礼钱肯定要给。这样看来,每个人的礼金都不能省。

张先生认为,并非所有的事情都要随礼,婚丧嫁娶是必不可少的,但像乔迁之喜、开业之喜这样的事情大可不必发出请帖。如果是图喜庆,可以私下邀几个朋友小聚,没必要大张旗鼓。而随礼也没必要只给钱,用心送些对方能用得着的小礼物,礼轻情义重,有心才是最重要的。

国庆节前,市民李先生收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请帖,仔细回想才知道是多年不见的同学,他选择忽略,既不出席宴席也不随礼。李先生说,礼金不是万金油,如果指望礼金的多少来增加彼此的友谊和亲近,是做不到的。

节俭办事渐成风

在杨先生看来,想要减少国庆“红包炸弹”,既要靠移风易俗春风化雨,也要从现实角度如何减轻宴席负担入手。目前,市区一桌酒席起步在千把块钱,如果只坐三四家人,加上烟酒饮料,每家的宴席成本就要好几百,随礼少了还不够东家成本。

为了破除陈规陋习,减轻群众负担,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建设了移风易俗大礼堂等设施,涌现了不少感人事例。9月28日,涡阳总工会、涡阳县妇联等多个部门,为来自全县的10对新人举办了集体婚礼。

据了解,我市举办的集体婚礼越来越多,每桌宴席只要几百块钱,而且每家参与人数也不多,新颖的婚礼形式深受年轻人的欢迎,也减轻了家庭经济负担。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