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是一种休闲与健身的方式,特受中老年人喜爱。古时称之为闲步或闲行。唐代诗人裴度在《傍水闲行》诗中云:“闲余何处觉身轻,暂脱朝衣傍水行。鸥鸟亦知人意静,故来相近不相惊”。诗人漫步在河边水旁,享受田野里新鲜空气的那份轻松与快乐,溢于诗外。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其《名城寺侧独行》中称:“春山撩乱水纵横,篱落荒畦草自生。独往独来山下步,笋舆看得绿阴成。”宋代诗人苏轼在他《赠昙秀》诗中云:“白云出山初无心,栖鸟何必恋旧林。道人偶爱山水故,纵步不知湖岭深。”
雨后天晴,空气清新。此时散步观景,心胸开阔,别有一般情致。宋代诗人陆游在《雨后散步后园》中道:“淡淡轻云未快晴,涓涓沟水去无声。为怜一径新苔绿,别有墙阴取路行”。诗人在雨后散步园中,面对潺潺流水,勃勃生机的万物,遐思万千。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桧径晓步》中云:“雨歇林间凉自生,风穿径里晓渝清。意行偶到无人处,惊起山禽我亦惊。”
“闲余何处觉身轻”,古人的散步养生给现代人有很大的启迪。医科专家认为,每天进行40分钟左右的散步,能极大地提高人体的抵抗力,以及预防各种癌症的发病率。同时,还可以让人体的大脑保持清醒状态,提高智力水平,增强记忆力。还可以活血化瘀,疏通筋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通过走路,能消耗人体的热量,达到减肥的目的。
今天,散步已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项体育活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生命在运动”。特别是老年人常活动,常散步,享受“走路文化”,才能精神焕发,使生命之树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