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语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应该是我很小的时候,有一次跟我爸上街,路过一家糕点店,爱吃甜食的我目光好似被橱窗里那一块块点心上的糖给粘住了一样,再也离不开。我爸看出了我的心思,问我是不是想吃。我的潜台词是“这还用问吗?”,但头却倔强地摇着,因为我要誓死捍卫我乖乖女的人设。

走过了大概几十步吧,也就是无论我如何转头、视力有多好,狭小的角度都已经让我彻底看不见橱窗后的糕点时,我的脚也好似被粘住了,迈不动步。我鼓起平生最大的勇气,拉了拉我爸的衣角,说:“爸,你说那个蛋糕是不是比我妈蒸的馒头有营养?”那应该是我人生第一次说出“营养”这个词,我爸被我逗乐了,折回去给我买了“有营养”的蛋糕。

后来,“有营养”就成了我们父女之间的密语。

比如我上初中那年想买辆自行车,因为班里三分之二的同学都有自行车。但是我妈不想给我买,因为她觉得走路二十几分钟就能到的地方,没必要非得骑车。并且,班里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自行车。我爸宠我,他说:“给她买一辆吧,有营养”。我在一旁偷笑,我妈被他说得一头雾水。

再后来,我跟我爸就互换了位置。他五十岁之后,我对他喝酒这事管得很严,有时候他实在馋酒了就会央求我说“就喝一点,有营养”,然后颇有深意的一笑。“多有营养?”我故意为难他。“就跟点心差不多吧!”

我爸六十岁那年,跟他原来剧团的老哥们儿组了一个民族器乐队。他们排练的时候,有个伯伯拿来了儿子给买的笔记本电脑,下歌曲、放视频,给我爸馋着了。我爸回家来不住地说那个笔记本好,我也看出了我爸的心思,问他是不是也想要一台。我爸完全不想当个乖老头,一个“对”字干脆有力。我没有获得吊他胃口的快感,悻悻地说:“那东西,有营养吗?”然后,我们父女俩相视大笑。

在我给我爸买了那个笔记本的三年后,我爸突然就离开了我们。有一次回娘家,发现电视出了毛病,我张罗给我妈换一台,我妈谦让着说不用,我说还是换一台吧,有营养。我妈愣愣地看着我,屋子里再也没有一个声音跟我附和。

“密语”有时候也是两个人之间的“蜜语”,说的时候嘴里会有淡淡的甜味。一旦那个人走了,便不要再讲它,因为甜如果只能靠回味,心里就是苦的。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