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监测让地下管网会“说话” 我市启用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实现对地下管网全天候实时监测;方便市民生活,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实时监控自来水水质,保障饮水质量;及时发布积水点信息,方便市民通行;甲烷含量自动报警,确保燃气安全……近日,市区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建成并投入使用,提升了城市地下管网智能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减少管网安全事故发生,为市民生活提供便捷服务。

工作人员介绍平台运行情况

监测平台“神通广大”

“雨水落进雨量计里,雨量值会通过数据线传输到监测平台,不出门就能了解整个市区的降雨情况。”11月3日,在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建设单位项目管理人员张东一介绍了监测平台的运行流程。

目前,市区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已经启用,包括智慧排水巡查养护系统、供水管网运行监控系统、排水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智慧管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燃气管网安全监管系统、供热管网安全监督系统,囊括了主要的市政管网系统。

地下管网监测平台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张东一对记者说,比如为了随时掌握自来水水质,该平台安装了40个压力计、15个流量计和20个水质检测设备,全部是最新一代的设备,采用4G信号,不仅计量准确,而且信号传输稳定,还可以追溯历史数值,便于查出自来水水质问题发生的原因。

发布信息保障安全

每到雨季,由于降雨集中,市区个别地方会出现积水。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在市区14个主要积水点安装了电子水尺、视频监控和电子屏幕,随时掌握积水点深度和变化情况,通过电子屏幕向过往市民和车辆发送紧急提示消息,保障通行安全。

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将在防灾减灾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监测平台安装了4个雨量站,分布在市区南北4处,通过观察传输回来的雨量值,可以及时准确掌握市区降雨分布和变化趋势,做好应对措施。

该平台还在市区12个主要河流安装了视频监控和超声波液位计设备,实时监测河水水位与河面到河岸的距离。未来,河道视频监控系统还将与排水泵站联动,一旦水面超过“警戒值”,将自动开启泵站排水。

远程控制预防事故

加强排水管道的管理是地下管网监测平台的重点内容。张东一介绍说,他们在46个窨井安装了液位计,对全市16个雨污水泵站进行改造并加装了自控柜,14个泵站出水井和13个主干管网安装了排水流量计,不仅随时掌握排水管道的流量情况,还可以远程控制。

张东一对记者说,燃气一旦泄漏,非常危险。为此,他们在70个调压柜和70个燃气井安装了监测设备,一旦甲烷含量超过警戒值,就会发出预警,管理人员根据提示及时赶到,排除隐患。

市公用事业管理中心负责人王永生介绍说,地下管网监测平台对城市重点区域,易涝、易漏、易爆、易坍塌等重点部位的燃气、供水、排水、热力等重要管网,实现安全运行的实时感知、在线监测和预警预测,增强地下管网管理水平和防灾减灾能力。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