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持续向科技借力,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天地车 人’城乡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一体化,为精准研判和科学治污奠定了基础。”6 月 10 日,市环境监测站站长邢化峰说。
据 悉,去年亳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一举扭转连续两年没有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的被动局面,今年又有较大进步,截至 6 月 5 日,全市 PM2.5 平均浓度59.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
邢化峰介绍,“天”是指高空分布的固定 式空气自动站。亳州市在原有2座国控空气自动站基础上,相继完成了94座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建设,目前96座空气自动站已全部实现了联网运行。 “地”是指在地面建设微型空气自动站。2019 年上半年完成了市主城区 140 个 2 参数的微型监测站建设并联网运行,实时监 测城区 PM2.5、PM10 等参数,密切关注城区 大气环境质量变化动态。 监测“车”方面,2019 年建设了 200 台套生态环境物联网移动车载监测系统,利用出租车、公交车运行时间长、运行范围广的特点,在车顶灯内安装大气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机动车道路 PM2.5、PM10 污染情况,使得主城区道路大气污染状况直观呈现。 “人”是指城区网格化管理人员,亳州市相继购置了 230 台套手持式 PM2.5 和 PM10 自动监测仪,城区网格化管理人员随身携带,便于深入重点污染源、建筑施工工地和三产饮食服务行业,对可疑的点位随时开展监测。
通过上述措施,亳州市实现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站点市区内 1 公里、乡镇 10 公里以内全覆盖。“天地车人”监测出的污染问题,利用移动物联网技术实时传送至云平台并绘制道路污染云图,相关部门依据云图迅速前往现场查找污染源,并予以消除。
亳州市还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聘请河北海宏 PM2.5 研判科技小组常年服 务,组建了大气动态管控云平台系统,建立了问题领办机制、微信群调度机制、督导检查机制和每日会商机制,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科学化、正规化、常态化。 “天地车人”城乡大气环境质量监测一 体化的构建,为全面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2019 年度亳州市完成了省下达大气环境质量目标任务,一举扭转了此前大气环境质量较差的局面。今年以来,亳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又有较大改善,截至 6 月 5 日,全市 PM2.5 平均 59.8 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
(记者:汝平 任雷 编辑: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