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老师不能当班主任?这偏见该放下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体育老师能不能当班主任?”11月26日,本版报道的这一话题引发市民热议。笔者认为,让孩子身心全面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抓好综合素质教育,必须放下对体育老师的偏见。

实际上,体育老师与语数外等“主科老师”一样,拥有完全平等的教师身份,也拥有当班主任的资格,只要其具备一定的综合管理素质,有一份责任心和爱心,愿意为履行班主任职责奉献和付出,那么就一定能胜任班主任工作。

然而,部分家长却对体育老师当班主任忧心忡忡,他们认为体育老师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将”,难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课成绩。这其实是根深蒂固的唯成绩论在作祟。对于孩子的成长,不应唯成绩论,而应该让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我国青少年的近视率一直居高不下,很多学生的身体素质监测数据令人担忧,心理障碍问题也日趋严重。呵护青少幼的健康成长,对体育教育提出了非常现实、迫切的要求。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不断出台加强体育教育政策措施。从2007年起,全国大部分地区把体育作为中考计分科目;安徽省从1995年起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加试体育;2013年至2018年,我市更是连续六年提高了中考体育分值。而且可以预见,体育在中考乃至高考中的分值仍将增加。国家政策和现实问题已经为体育老师的“上位”创造了条件。

从另一方面讲,体育班主任真的就不关注文化课成绩吗?班主任的职责不单是做好班级的后勤管理,也有责任与各科文化课老师一起,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升学习成绩。从记者采访的情况来看,一些体育老师不仅会关注成绩,而且会全盘关注,不会像一些主科老师一样只关注到自己学科的成绩,避免了孩子偏科的现象。这点反而是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的优势。

一言以蔽之,抓好综合素质教育,就要消除对体育老师的偏见,改变唯分数论、唯学科论、唯应试论,真正从身心健康的角度关心孩子,让孩子得到全面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