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4日-7日,我有幸到安徽亳州参加了“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的录制。短短4天时间,让我认识了亳州,爱上了亳州,让我感受到了这座“好人之城”“奋斗之城”“文化之城”“商业之城”的魅力。亳州带给我的震撼,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必须用文字记录下来,因为我对自己的记忆力是从来没有信心的,我担心几年之后再也找不到亳州带给我的那种甜蜜而美好的感觉。
11月27日,我接到要去亳州参加节目录制的通知。作为一位长期忙碌在脱贫攻坚战线的基层干部,平时是很少有机会出差的,于是对这次亳州之行充满期待。先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亳州,看到亳州竟然是曹操的故乡,让我更加对亳州充满了向往。
不管《三国演义》把曹操塑造成了什么样的形象,我对曹操的爱,胜过刘备、关羽、马超,胜过孙坚、孙策、孙权,胜过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甚至胜过诸葛亮。当踏上亳州大地,看到“魏武大道”之时,我禁不住想大声喊一句:“曹操,我来了,您在哪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曹操那一串串苍凉悲壮的诗句在我脑海里不停地翻滚,让我浑身充斥着大声呼喊的冲动。让我想到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而且竟也真的“涕下”了。对曹操的敬仰,让我对亳州这座城充满敬意。
正在我思绪翻涌之际,车子已经驶过“魏武大道”的标牌,我才意识到没有来得及拍照。在这之后的4天,我都是在满怀敬意和时时思绪翻涌中度过的。
说亳州是“好人之城”,是因为亳州人不但性情、而且真情、更有侠情。就从刘双燕说起吧,她是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全国脱贫攻坚贡献奖获得者、全国最美公务员、全国最美职工、中国好人,先后在两个村担任第一书记,花了9年时间帮助两个贫困村脱贫。
谁能想到,她是一位从小生活优渥,长大了依然非常娇气的女孩子。她选择驻村,出发点本是到农村体验生活,是一位年轻女孩的性情之举,但在9年的时间里,与村民结下了诚挚真情。村民都叫她闺女,并不是因为她是位女书记,而是因为她做到了像闺女一样对待村民,她会给70多岁、生活不便的老婆婆洗澡。我告诉刘双燕书记,“我看到你之后,才知道什么叫第一书记”。
还有康士彪、李永芳夫妇,他们在滂沱大雨之夜将一位没有血缘关系的五保老人接到家中,20多年,把老人从70多岁照顾成村里唯一的百岁老人,两家人真正成为了一家人。老人之所以如此长寿,我想不仅与基因有关,更离不开康士彪夫妇的精心照料。刘双燕、康士彪、李永芳只是代表,近年来,亳州已经有173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数量连续4年位居安徽省第一名。为什么亳州的中国好人数量大、质量高。这得益于亳州市委市政府推动实施的礼遇好人的政策。
2015年12月,亳州市委市政府就出台了《亳州市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意见》,对道德模范或好人给予最高一次10万元的物质奖励,给予贷款优惠,发放“身边好人礼遇卡”,在重大活动、参观游览、公共交通、医疗保障、社会尊崇、劳动就业、子女就学及住房保障等8个方面对好人进行帮扶礼遇。正是这些礼遇好人的政策,让亳州人真正感受到了“好人有好报”,才会出现好人涌现的现象。
性情、真情有了,那侠情何来呢?这源于我的偶然发现,亳州电视台与我直接联系的编导,叫赵晓侠。初次见面,从她的装束来看,我自作主张地判断,赵编导的心中是有女侠梦的。当观看刘双燕书记的事迹短片时,我又发现,刘双燕书记帮助过的一户贫困户女主人叫朱侠。女同志,为什么都叫“侠”,而不是“霞”呢?我不禁好奇,扭头问刘书记,“你们这里女的叫侠的是不是特别多?”刘书记竟然给了我肯定的答案。事实竟然真的如此,亳州女士喜为侠,亳州人希望自己的女儿为侠,不是霞,这侠里,是侠义,是侠情。
说亳州是“奋斗之城”,是因为亳州人不但敬业、而且乐业、更是专业。我尚未出发时,亳州市文明办一位领导一天晚上十点多打来电话,给我说起要参加访谈的注意事项。到了亳州,又遇到了安徽省庄子研究会的张建同先生,张建同先生告诉我,“我们会用最大的真诚来做这件事,我们会用最大的敬意来做这件事,当你心怀着感动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迸发出不竭的动力”!在完成第一次现场彩排后,我听到一位女士的声音在会场响起,声音响亮、清脆、干练,“这个地方追光没跟上”“侧评在那里”,“追光”“侧评”,我不知道字打错没有,因为我并不知道这些词汇的准确含义。她的话语,让我觉得非常犀利、非常有道理。“坐在后面的是一位女导演吗?”我一边想一边问刘双燕书记。“是我们市委宣传部的常务副部长修薇。”原来如此。
说亳州是“文化之城”,是因为亳州的历史厚重、名人辈出、古迹众多。亳州是一座拥有3700多年历史的城市,蕴含着深厚的道家文化、白酒文化、中医药文化。刚才已经说过,亳州是曹操的故乡,亳州还是老子、庄子、华佗、张良的故乡。这些人,随便有哪一个人,已足够一个地方引以为傲。但是如此之多的名人聚在一起,如璀璨的繁星一样,照亮了亳州的天空。节目录制完后,对曹操难以按捺的喜爱之情,让我抽空去参观了曹操运兵道。
据说是曹操用来运兵的地道,我联想到地道战,心里想着,曹操真是厉害,那么早就知道,从地下挖地道,可以把兵运到城外,不用仅从城门处与敌人短兵相接,曹操不愧是军神。可我想的还是太简单了,进入之后,发现整个地道经纬交织、纵横交错、布局奥妙、变化多样、立体分布、结构复杂,运兵道内有障碍墙、绊脚板、陷阱等陷敌设施,还有猫耳洞、掩体、传话孔、灯龛、通气孔等附属设施,把曹操的足智多谋、心思缜密体现的淋漓尽致。“曹操,我来了,您在哪里?”这句话又在我心里响起,与曹操煮酒论英雄吗?曹操是巨星,我是微尘,为他牵马坠蹬,他会愿意吗?亳州的古迹还有很多,汤王陵、庄子祠、华祖庵,都令人神往,但囿于时间短促,未能瞻仰。
说亳州是“商业之城”,是因为亳州的商气浓重、源远流长、今日更盛。得益于“南北通衢,中州锁钥”的区位优势,让亳州自古就成为人茂物丰、商贾云集的重要商埠。也因此各省会馆应运而生,曾有三十之多。而最具代表性的会馆便是花戏楼了。
花戏楼原名歌台,是一座演戏的舞台,是祭祀山西名人关羽的庙祠,也是明清时山西、陕西的药商在亳州经营药材的联络之地,因此称“山陕会馆”。花戏楼有“三绝”,正门前有两根铁旗杆,每根重12000斤,旗杆高16米多,直插碧空白云间,是为花戏楼“一绝”。花戏楼的“二绝”在山门。花戏楼山门是一座仿木结构的三层牌坊式建筑,上面镶嵌着闻名天下的立体水磨砖雕,玲珑剔透,琳琅满目。在不足10厘米厚的水磨青砖面上,透雕成各种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微妙之处都刻得十分清晰,真实感、立体感、透视感极强,炉火纯青的技艺使人赞不绝口。在寥寥数十平方米的水磨砖上,雕有52幅作品,共雕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楼、台、殿、阁多处。
花戏楼的第三绝是木雕。花戏楼的木雕分为普通木雕和大木透雕两种。普通木雕是雕刻中的神品。花戏楼的大木透雕共有三国戏文18出,人物数百个,神态各异,龙争虎斗、呼之欲出。如果没有亳州的巨商大贾,就不会有花戏楼的精工细雕。而今天的亳州正以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获得感最强的“四最”营商环境,向各路客商敞开胸怀,着力打造“世界道文化中心”“世界中医药之都”“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
所谓“好人之城”“奋斗之城”“文化之城”“商业之城”,仅是我作为一名四川广安邻水籍人士,在亳州4天的印象。人生虽短暂,但有太多的4天,不是每个4天都能让人醍醐灌顶。
祝愿亳州这座现代之城在中华大地升腾崛起!
作者:“中国好人”杜刚
人物故事:
杜刚,男,中共党员,生于1984年3月,毕业于西南大学园艺专业,2006年7年参加工作,现任邻水县扶贫开发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2015年9月—2017年7月被选派到石滓镇中城寨村担任第一书记。2014年被中共邻水县委表彰为“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活动先进个人”,被邻水县人民政府表彰为“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先进个人”;2015年被中共邻水县委表彰为“调研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评选为“全省岗位学雷锋敬业标兵”;2017年4月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
新修的盘山公路如丝带镶嵌在巍巍明月山,平整得错落有致的土地上,黄栀子、脆红李、黄花梨等苗木迎风吐翠,幸福喜悦之情飞扬在山民的眼角眉梢,和煦的春风吹暖了川东这个偏远的小山村。然而,有谁能相信,一年时间,这个大山深处穷得叮当响的贫困村——邻水县石滓镇中城寨村竟脱胎换骨,嬗变的背后凝聚着第一书记杜刚付出的智慧和汗水。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