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麦不愁“嫁” 订单帮忙找“婆家”

我市不断深化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推进优质小麦订单生产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这个强筋小麦品种抗病抗倒、抗寒抗旱,穗长粒大产量高,品质也好,更能卖个好价钱,一亩地比种普通小麦能多卖百余元!”近日,涡阳县陈大镇的种植大户孙子富看着自家地里的小麦长势很好,高兴得合不拢嘴。

孙子富所说的强筋小麦就是涡阳县谷神种业有限公司推广的“国禾麦19”。据了解,在前不久召开的2020年中国小麦产业发展暨质量发布年会上,“国禾麦19”在强筋小麦制品面包评比中夺冠,在2018年到2019年度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590.9公斤,2019年到2020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52.8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7.70%。

“入冬以后,我每天都要到示范田查看苗情,为种植大户送技术、搞推广,期待今年再有一个好收成。”谷神种业总经理王军介绍说,公司为加快品种推广步伐,目前发展订单农业7万亩,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万亩,到2021年秋季推广面积可达到30万亩。

在涡阳县龙山镇,种粮大户姚玉刚也尝到了订单生产的甜头。“现在种小麦,不愁种子、不愁技术,更不愁卖,小麦收割后直接运输到加工企业车间。”姚玉刚介绍,订单模式下,小麦生产企业提前锁定了不同区域的不同粮食品种,与种植大户提前签订了收购合同。

位于涡阳县西阳工业园区的金沙河面业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着,预计今年3月底试产,正式生产后,年处理小麦250万吨,年产挂面70万吨。“为确保我们生产所需的原粮能稳定供应,我们公司把业务延伸到原粮种植推广上,2019年公司在涡阳成立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截至目前在周边的西阳镇、青疃镇、高炉镇、曹市镇等流转土地6500余亩,推广良种种植。”涡阳金沙河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伟科说。

涡阳作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重点县,该县按照一个村生产一个主导品种的方式,实行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该县农业农村局生产室主任杨玉亭介绍,种子企业负责良种良法推广,种植大户负责种植,加工企业负责订单收购;再通过农业部门的统一调度,把良种推广、种植、销售、生产连接在一起。订单模式不仅破解了以往粮食生产过程中面临的产量、质量、效益不统一、不协调的难题,还进一步促进了农民种植小麦增产增效。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粮食生产供给侧改革,推进优质小麦订单生产,2020年秋种小麦面积681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面积500万亩、优质专用订单小麦面积421万亩,分别占秋种小麦计划面积的72.9%和61.4%;建设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整建制乡镇4个、万亩以上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示范区105个、小麦绿色高效示范区40个。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