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城:垃圾分类进校园 引领文明新风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认清四色垃圾桶,垃圾分类要清楚,蓝色大桶可回收,变废为宝好颜色,绿色大桶装剩菜,变成肥料来灌溉,红桶垃圾最有害,电池灯管就是它……”2月27日,在市丹华小学多媒体会议室里,谯城区城市管理局、教育局联合举办“优美环境共创建,垃圾分类教育先行”主题教育活动。

活动中,垃圾分类讲师讲解了“垃圾分类进校园”的相关内容,就如何系统开展好校园垃圾分类进行培训;餐厨垃圾厂现场与各个学校食堂签署餐厨垃圾直运协议,在今年3月份,城区所有学校食堂餐厨垃圾将全部实现分类投放和无害化处置。

据悉,新学期开学以来,该区中小学校将垃圾分类教育纳入环境教育课程,推进垃圾分类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相结合;将垃圾分类设定为中小学假日实践活动必选项目,同时,在办公楼、教学楼等公共区域张贴宣传海报,强化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目前,垃圾分类已在很多学校成为新风尚,各中小学校采用简单易懂的游戏形式,把垃圾分类知识融合进去,抓住了孩子们的眼球,还积极探索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融合新模式,积极鼓励学生开展垃圾分类课题研究、实践调查、宣传倡议、环保监督等实践活动,学以致用,让垃圾分类知识“入心入脑”。

下一步,该区教育系统将以“小手拉大手”、“第二课堂”、家长学校活动为载体,逐步深化师生、家长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带动全社会践行生活垃圾分类,实现“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推动整个社会”的目标。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