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来自省级贫困县——河南省扶沟县的农家子弟贾建民考上了利辛县乡镇机关公务员,并于当年被组织委以重任,担任中疃镇扶贫办主任。
从省级贫困县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并从事扶贫工作,这个家境贫寒的农家子弟暗下决心,“要把党的扶贫好政策落实到贫困群众心坎上,让百姓都过上好日子。”2016年以来,贾建民带着全镇扶贫干部一道,精准落实党的扶贫政策,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措施。目前全镇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474户贫困户高质量脱贫,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47元,实现了脱贫攻坚路上不落一人。
如今,贾建民已经担任了中疃镇副镇长,分管扶贫工作。他说,在乡村振兴路上,会一如既往带着乡亲们去追梦。
贾建民(右)向村民宣传扶贫政策
因人施策促增收
3月8日下午,中疃镇下起了淋淋漓漓的细雨。过去,每次遇到这样的天气,贫困户孙芳的类风湿就会发作,浑身疼痛,走路都困难。近年来,“351”和“180”健康脱贫政策孙芳都不折不扣的享受到了,由于坚持吃药,孙芳身体状况保持不错,生活条件也得到改善。“像类风湿这样的慢性病药品报销比例提高到80%多,以前,真吃不起药呀。”
身体康复了,贾建民还经常到孙芳家走访,介绍扶贫政策,鼓励和帮助她自主创业。现在她在集镇上做点小生意,每天有几十元的收入。
如何才能让贫困户脱贫呢?贾建民说,要灵活做到节流和开源。节流就是减轻贫困户的负担,比如降低医药费自费部分比例;开源就是增加贫困户收入,比如帮助贫困户创业或者就业。
今年47岁的马洪强家在中疃镇楚桥村,左腿残疾,2014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时,家里有两个孩子在上学。2016年,贾建民在开展扶贫工作走访时得知,马洪强有一定的酿酒技术,自己也有开酿酒作坊的想法,但由于没有启动资金不能实现。
贾建民便帮他顺利申请了5万元的扶贫创业资金。靠着酿酒作坊,马洪强家每年能增收4万多元。2020年,他又买了9只羊,其中5只母羊下了34只羊羔,春节前卖了一批,收入五六千元。
马洪强感激地说:“无论是开酿酒作坊还是养羊,都离不开贾主任的支持,及时为我介绍和落实扶贫政策。他真是一位负责任的扶贫干部。”
为了让金融扶贫“活水”浇出更多脱贫致富“花”,贾建民带领各村扶贫干部加大金融扶贫宣传力度,现全镇金融扶贫存量贷款315户1006万元。
如何才能让贫困户更多受益呢?贾建民一直在琢磨。他把目光盯向了光伏发电站。光伏效益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规模,一个是效率。贾建民说,在光伏发电站规模不变的前提下,中疃镇想方设法提高光伏发电效率。
贾建民要求全镇光伏看护员要定期为光伏面板“洗洗澡”,保持光伏面板整洁,这样能多发电。他还经常到光伏发电站检查,遇到问题积极协调光伏运维单位及时处理。2020年,中疃镇的光伏发电站等效利用小时数位列全县第四,带动近1800户贫困户稳定增收。
目前中疃镇4个贫困村全部出列,3474户贫困户已高质量脱贫,贫困户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0047元。
贾建民走访贫困户孙芳
马洪强在贾建民的帮助下开了酿酒作坊
确保政策不走样
2016年贾建民刚担任扶贫办主任时,面临的是中疃镇全镇4个贫困村一个没有出列,未脱贫户2730户,任务艰巨。
如何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每个贫困户身上,做到所有贫困户应享尽享?
贾建民紧盯“精准”两字,督促各村严格履行识别、项目申报、脱贫等程序,同时组织全镇扶贫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开展帮扶工作,深入群众调查政策落实情况,督促指导各村工作开展,推动扶贫政策精准落实。
精准扶贫离不开准确的数据,而信息采集录入又是保证数据质量的核心。在实际调研中不断探索,贾建民创新工作方法,在“理论培训、试点采集、集中研讨、规范采集”基础上,加入了“分析修正”环节,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4年,中疃镇楚桥村村民马东武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马东武之子马成龙就读安徽工程大学,2016年毕业。2017年,贾建民在运用“分析修正”方法排查全镇扶贫信息时,发现马成龙没有享受到“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
咋回事?原来是这样:马东武已经脱贫,因此楚桥村认为其子已不符合“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要求,就没有上报。
贾建民详细解释了“贫困大学生”救助计划,并强调“脱贫不脱政策”,不但按政策为马成龙补发了2014年和2015年的资助款,还立即组织召开了全镇扶贫干部大会,讲解“贫困大学生”资助项目,现场答疑解惑,确保扶贫干部吃透党的扶贫政策,确保落实到位不走样。
楚桥村扶贫专干马子明说,对扶贫政策把握不准的时候,他们就想到了贾建民,经常找他解疑释惑。
虽然扶贫工作繁重,但贾建民坚持工作之余进村入户走访, 5年来,他走访了全镇164个村庄1000多户贫困户,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不仅确保了党的政策精准落实到了每一户贫困户身上,而且还积极为贫困户出谋划策,帮助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
“所有的扶贫政策,都在他心里,全镇贫困户的情况,都在他心里。”中疃镇镇长高明标这样评价贾建民的工作。
青春绽放在农村
虽然利辛到扶沟只有200多公里距离,但担任中疃镇扶贫办主任以来,贾建民只有一个除夕是回扶沟过的,其余3年,都是在工作岗位上度过的。
每年春节别人忙着过年,贾建民则忙着给贫困户拜年,看看他们是如何过新年的,有没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其余时间不是在处理突发事件,就是在办公室学习研究扶贫政策,核查扶贫信息。
今年春节期间,黄井社区的光伏电站出现故障,这关乎村里80余户脱贫户的收入。时间就是效益,贾建民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发现总电缆线烧毁,立即联系协调光伏运维部门提供备用电缆,同时组织人员开沟清理出损毁电缆。经过近7个小时的抢修,最终在下午4点前完成电缆更换,光伏电站再次并网发电,保证了电站效益。
在贾建民的办公室墙角里,摆放了一张床。虽然,办公室距离宿舍就几分钟路程,但经常就住在办公室里,累了,倒头就睡,醒了,接着干活。
在别人看来,贾建民是幸福的。妻子王艳和他是扶沟老乡,也在中疃镇工作,是一所村小的老师。但别人不知道的是,虽然都在一个镇里工作,但贾建民和王艳却过着“两地分居”的生活。平常贾建民吃住在镇政府,王艳吃住在学校。周末短暂的团聚时间,也经常因为贾建民忙,要么团聚不上,即使两人见面了,也是妻子陪他加班。
在别人看来,80后的贾建民为扶贫事业付出了太多。也有人问贾建民,为了扶贫付出这么多值得吗?贾建民说,“我就是农村人,我愿意把青春奉献在农村。”
如今,我国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了全面胜利。贾建民现在已经担任了中疃镇副镇长,分管扶贫工作。
贾建民说,脱贫攻坚虽然取得了全面胜利,但他感觉担子更重了,在乡村振兴路上,会一如既往带着乡亲们去追梦。
“围绕乡村振兴,我们准备从集体土地出租、土地流转和引进经营实体等方面入手,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 展望未来,贾建民说。
快评
落实好政策 群众得实惠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扶贫办主任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扶贫政策落地的重要一环。
4年多来,贾建民学习领会扶贫精神,把扶贫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给村扶贫干部,通过追踪、检查、分析修正等工作举措,走遍了全镇164个村庄和1000多户贫困户,为贫困群众精准“把脉”,开出了脱贫“良方”,保证了扶贫政策的落地不走样,让扶贫政策的“实惠”落到群众口袋里,书写了最美的青春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