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春分时节农事忙。吃过午饭,蒙城县篱笆镇陶庄村脱贫户李瑞香又扛着锄头来到自家梨园,除草、松土,准备施肥。
“除草、施肥、疏花、疏果、套袋……什么时节干什么活,梨树管理也有讲究。现在果树已经发芽了,得抓紧除草,再过几天就开始施肥,到结果的时候肯定能有个好收成。”李瑞香笑着说。
梨园发展的背后藏着李瑞香曾经的一段困苦时光。2013年,家中建房时发生了意外,李瑞香从三楼房顶摔下,摔成重伤,很长时间无法正常行动,更没法外出务工。当时家里孩子都在上学,一个孤身年迈的哥哥也需要照顾,加之家庭经济收入锐减,导致家庭负担较重,十分困难。2014年,经过精准识别,李瑞香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扶贫政策的帮助下,一家人的生活渐有起色。
李瑞香坚定种植梨树、发展梨园的念头,是在一次参加陶庄村贫困户帮扶政策措施宣讲会后。“我本来就打算在家种植几亩梨树来增加收入,现在国家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还有奖补,肯定要好好干啊。”李瑞香回忆说,但发展梨园首先需要购买树苗,由于家庭长期贫困,他家连买树苗的钱都凑不齐,更别说承担后期的种植风险。
李瑞香又激动又无奈的情绪引起了村干部的注意。经过交谈,帮扶干部了解了李瑞香的想法和实际困难。“当时我就和李瑞香说,你不要怕,只要愿意好好干,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资金的事情肯定有办法解决。”陶庄村党总支书记李忠告诉记者,经过村“两委”认真研究,在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很快为李瑞香办理了5万元的扶贫贷款,让他可以如愿地发展自己的梨园。
“没有党的好政策就没有我家如今的幸福生活。感谢党和政府对我的关怀和照顾,给了我发家致富的希望和信心。”李瑞香激动地说。拿到扶贫贷款后,他将5万元扶贫贷款进行了合理的分配,一部分购买了能够栽种6亩地的梨树苗,一部分采购了除草、灌溉、修枝等工具。紧接着,挖坑、栽种、填土、浇水、修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忙碌,梨园已经有模有样了。
由于担心李瑞香梨园种植的技术管理不到位,村委会又安排他参加了梨树种植技能培训,这些措施让李瑞香吃下了“定心丸”。2016年,李瑞香顺利脱贫,其依靠发展梨园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经过五年的精心管理,2020年,李瑞香家的部分梨树开始挂果,销售利润在万元左右。如今的李瑞香,不仅时常向其他贫困户宣传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的好政策,还经常帮助种植梨树的村民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已然成为陶庄村的“脱贫榜样”。
“人不负果树,果树定不负人。脱贫是新生活的起点,付出越多回报越多。”李瑞香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通过一家人的努力奋斗,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家庭经济收入逐年增多,今年打算再种十亩花生,日子肯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