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芥之味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周末,我开车带着母亲回到乡下老家去,走到村子的沟边,母亲忙让我停车,我把车停好,母亲几近欢呼雀跃地下来,对着沟边的一丛丛野生的植物呵呵地笑,我定睛一看,原来是花叶芥。

花叶芥,俗称“花叶腊菜”,尽管称之为“腊菜”,却是春天才有的吃食。多生长在麦垄之上,沟渠边亦有。小时候,母亲常常把花叶芥割下来,用井水洗净了,烧一锅开水,焯一下水,切碎了,用麻油凉拌来吃,鲜香无比,有浓郁的“春草之气”,一口吃下去,仿佛大半个春天下肚。

旧时,还没有大棚蔬菜,经过了一冬的“青菜寂寞”,春天来的时候,人们对青枝绿叶的菜肴尤为青睐,而花叶芥,又是较早在春野中生长成熟的植物,故,花叶芥之味,即春天之味。

花叶芥的叶子翠色欲滴,叶片呈现出类似于“凤尾”一样的羽毛状,有一种不规则的美。少年时,常见母亲把花叶芥从田里采下来,用以腌制腊菜,腌制腊菜的方式十分特殊:新鲜的花叶芥,洗净了,沥干水分后,撒上细盐,在盆中揉搓至蔫蔫的,这时候,花叶芥的香味立马飘得满屋子都是。揉搓好的花叶芥,放在坛子里,再撒上一层盐,约摸一周后,就可以享用了。

腌制好的花叶芥,与蒸熟的米饭一起来炒,清爽提神,丝毫不觉得腻。在合肥上学的那段日子,餐馆里有一种炒饭叫“雪里蕻炒饭”,吃起来与腊菜味道出奇地相似,后来才知道,花叶芥就是雪里蕻,只不过,“雪里蕻”是它的学名而已,它还有个更加诗意的名字,叫:春不老。

念着“春不老”这样的名字,这是多少人对季节的期望,也是对自己的期望。人生易老天难老,花叶芥其实也不老。花叶芥哪怕是被腌制以后,用以打底,和扣肉一起来蒸食,倒扣过来以后,花叶芥鲜嫩如初,犹如被岁月封存了童颜一般,依然是青春不老。《续冶城蔬谱》说:“每取芥荪用盐水烂煮,有清香,略加麻油,冷食尤妙。其次伴肉品亦佳。腌可御冬,藏至明春,瓮中腾酸香,作淡黄色,味益别致。”寥寥数字,把花叶芥的鲜香写得淋漓尽致。

不得不说,以花叶芥来“伴肉”,肉之腻丝毫不能牵绊花叶芥,相反,花叶芥吸纳了油脂,吃起来越发鲜香,且回味悠长,是解了五花肉的腻。

由此,想起当下的一些网络用语:“油腻男。”暗自想着,真若是到了“油腻”的年纪,吃上一盘花叶芥,是不是可以永葆容颜,“春不老”呢?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