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水坑“变”赏花地,群众心欢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5月4日下午,记者在谯城区大杨镇袁洼村后的一处坑塘边看到,坑内的水绿悠悠的,坡岸已经得到整治,坑塘一侧大片田地里粉红色的芍药花开的正艳,与绿油油的麦田、葱茏的树木组成田园风光图,几位年轻人正在赏花拍景。而就在一周之前,这里还是一处让人避而远之的臭水坑。

在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安徽省协调联络组转办我市的第十七批环境信访件中,有群众反映,亳州市谯城区袁洼自然村后的两处水塘,水体黑臭,异味扰民。

“4月24日接到转办件后,镇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我们环保站到现场核查。核查发现,群众反映的问题属实,袁洼村后面确实有两个臭水坑,面积都在30平方米左右。”大杨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负责人冯丽华介绍,大杨镇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连天加夜进行整治。

“我们首先提取水样,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检测,得到可以直接送污水处理厂处理的结果后,很快找来吸污车吸取污水,大约吸了50多吨的污水。随后又找来两台大型挖掘机开始深挖清淤,把淤泥堆在坑旁晾干后,运送到附近的肥料厂加工成肥料。”冯利华说,吸污和清淤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

异味没有了,水变清了,臭水坑成了赏花打卡地,村里的居民都很满意。

“以前这两个坑比较臭,里面有生活污水,还有落叶垃圾,夏天蚊蝇乱飞,大家都不愿意到坑边来,经过前几天的整治,臭味都消失了,没有了污染,这样很好。” 袁洼村村民袁高利笑着说。

对于坑塘的旧貌换新颜,袁洼村村民袁得颂同样赞不绝口:“现在正在芍花盛开的季节,臭水坑环境也整治好了,在这儿赏赏花、看看景,田园生活多美好。”

冯利华表示,下一步,环保工作站将和袁洼村一起,加强对这两个坑塘的日常监管,建立长效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同时,将以此次整改为契机,对全镇农村坑塘进行全面摸排,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积极推进整改,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汝平  刘杰  刘冬梅)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