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招调培”并举 送工到企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日前,黄山市人社局、黄山职业技术学院、黄山炎培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人,专程来到歙县经济开发区鑫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实地了解用工情况,面对面解决企业需求。

黄山鑫联精工机械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锻造加工,去年底成为德国供应商的全球轮毂采购定点生产基地,急需新增用工100人左右。该公司人力资源负责人章丽说:“人社部门帮助我们对接职业院校,新招了员工80余人,缓解了企业扩大产能与用工不足之间的矛盾。”

“招工难”“用工难”一直是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黄山市把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创新“招工有需求、服务可订制”的企业招聘模式。今年3月起,黄山市抓住本地部分劳动力回流采茶的时机,组织931家企业,开展跨区域跨乡镇“走百镇联千村”人力资源对接活动,吸引返乡务工人员就近就业,达成录用意向3900余人。

今年开始,黄山市以本地普通高等院校、中高职学校为载体,实施企业招工定制培养服务计划,通过“企业提出需求、学校定向培养、政府给予奖补”的方式,探索“招生即招工、入学即就业”的校企合作服务新模式。同时,搭建“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组织企业之间开展员工余缺调剂。

据介绍,截至4月中旬,该市通过招聘、调剂、培养等方式,吸引13.4万人次参与,达成初步录用意向1.28万人,服务企业近5000家。

·短评·

黄山市聚焦企业招工用工难题,创新工作方式,分类精准施策,搭建专题招聘、定制服务、用工共享、定向培养等人力资源供需平台,把保障企业用工需求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课堂,解决企业难题,稳定群众就业。

(责任编辑:范奔奔)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