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警务室设在农民家门口

市公安局谯城分局不断深化农村警务室建设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市公安局谯城分局不断深化农村警务室建设,把警务前移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把公安机关的服务工作做到老百姓的身边,全力打造群众家门口的派出所,使辖区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攀升。

在谯城区古井镇王辛庄村,驻村辅警高康正在村民家门口张贴一张“警民联系提示单”,在这张“提示单”上,清晰地印着本村村警的姓名、电话号码、微信及警民交流群的二维码,同时还印有“打架成本核算”以及防电诈等温馨提示。据悉,这是古井派出所为立足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配合实施警务前移,创新推出的工作措施之一。

“家门口贴上这张纸,比贴门神都好使!自从村里有了警务室,就像身边有个派出所一样,安全感满满。”近日,王辛庄村村民高祥发指着家门口的“警民联系提示单”高兴地向记者说道。

前不久,高祥发的爱人被朋友拉进一个“刷单赚佣金”的微信群,由于高祥发之前在警民服务群中看到过类似的诈骗案例,便第一时间与高康取得联系,由于报警及时,高康通过联系反电诈平台等手段,及时冻结了诈骗分子的账户,为高祥发挽回了2万余元的损失。

而针对古井镇酒企较多的情况,驻村辅警也加大走访力度,及时了解企业遇到的难题。今年春节期间,唐坊酒业的销售经理接到电话,对方称需要大批量白酒,让酒厂先寄出样品酒,因为之前的销售中也有过这种情况,企业一时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便找到张集村驻村辅警孟庆亚反映情况。孟庆亚带着酒企负责人到派出所查询信息,发现对方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均属伪造,及时避免了企业的经济损失。

“古井镇全镇共有12个村,164个自然村,目前已经实现了农村警务室全覆盖,我们在每个警务室都配备了一名专职驻村辅警。同时,我们还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了164个警民服务群,各驻村辅警负责管理自己辖区的服务群,方便群众业务咨询。派出所民(辅)警还不定时在群里发布法治教育、预防电诈等警务宣传,帮助大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供相关便民服务信息。”古井派出所所长李飞虎表示。

据了解,截至目前,古井镇的农村警务室已累计接待群众300余人,化解矛盾纠纷10起,为群众上门办证送证100余件。通过一系列的为民服务举措,最近两个月的警情比前期下降了约14%。李飞虎介绍,他们的农村警务室还立足自身实际,积极协调帮助解决企业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指导帮助了30余家企业进行了保安培训,提升了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突能力。

“谯城区有21个乡镇241个村,人口约160余万,为进一步将‘打、防、管、控、服’工作向基层延伸,我们于2018年开始推行驻村辅警工作,目前已做到驻村辅警全覆盖、农村警务室全覆盖。” 市公安局谯城分局治安民警大队治安股股长李晓璐介绍,驻村辅警全部从本村内招聘,有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同时结合现行的“三长”制,分别建立微信群,以达到深入群众、预防犯罪等目的,力争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打通警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