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一位在图书馆工作的朋友,在朋友圈,发两张临窗拍摄的照片,取名“窗外”。那照片,不经意看去,都是怎样地令人醒目震撼啊:团团层层的绿色,在夏天雨后的晴光里,似乎浓得像瀑布般要漫流下来,映照窗口,使窗沿边的粉墙,似乎都染带绿色。那窗子,是用旧式铝合金边框嵌入茶色玻璃制作的吧,透过那样颜色的玻璃而看,树绿得实在有些深沉。
后来我想,这照片拍摄的是哪里呢?再次点开微信,细看照片,我发现绿树的旁边有一堵围墙,墙上有些眼熟的绘画彩字,我终于确判这是图书馆一角了,因为那地方,我去年夏天曾经去过。
去年夏天一个天气异常燥热的日子,我到图书馆查阅资料,我那时与朋友也还不相识。当我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走到窗前,准备仔细阅读时,天色陡然阴沉下来,一会儿轰隆隆雷声大作,一场倾盆夏雨到来了。
雨越下越大。然而在馆内读书的我,内心却是安宁的,几周的暑热干旱,农田里的庄稼、菜地里的蔬菜、野外的草木,早就渴盼下一场透雨,想到这夏雨来得极好,我心也是极欢悦的。看书有些疲乏,我抬头看窗外,墙角的那些树立刻时吸住我的目光,它们是怎样的绿意盎然啊,一棵棵树,就像一把把巨伞,撑出围墙上方团团层层的绿色,那绿色,莹润、清透、肥厚,直涌入人的眼睛,使人眼底明澈,我饱览不已,思绪绵连。
这样夏雨绿满窗的意境,旧年我在乡间,是常领略的。年少时,夏天雨日,我喜欢一个人闲坐书房内,透过宽大的窗口,看屋外树木栉风沐雨。那时老屋旁边,有一片密密茂茂的竹林,林中长些杂树,粗的有碗口粗,高出竹梢,夏天大雨,这片簇拥的竹木便一体欣荣在雨水的润泽里,风吹摇曳起伏,飒飒作响,我似乎听到竹子生长拔节的声音了,内心也欢悦起来。
不仅仅树木,一些自然里的事物,如月光啊,日光啊,在旧年日子,都曾透经窗口,使我感受美好。年少秋月夜读书,伏案煤油灯下,月光从窗口照进来,溶溶如水,泄流房间一角诗意的银白,那时墙头秋虫的唧唧也正热闹。读书困顿的我,往往步出屋外,月光皎白,树影起伏参差,头顶深蓝天幕里星月交辉,夜风拂荡,蛙虫鸣嘶,听起清晰,我顿觉神清气爽,那些如梦似幻的乡居夜读,想起真是令人回味不尽。
太阳光那时于我看来,也是灿烂如金。记得在读小学的时候,每天上午下午,金色的阳光透过简朴教室东边西边的窗口照进,不知怎的,我那时一点也不觉得热燥刺眼,反倒觉温暖,感到讲台前老师的授课,在明亮阳光里,更清晰质朴了。
不久前,我到城郊的一处美丽乡村游玩,坐在一间名为“外婆家的读书屋”的书房读书,抬眼看窗外,树木掩映,绿色葱茏,不远处小溪流淌,溪水明皓,柏油路整洁,草坪亭台井然,这里因人工对环境的精心打造,更宜人,富有诗情画意。我那时想,随着我国绿色发展,夏雨绿满窗似的美好,必将在祖国大地随处可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