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0.6公斤!亳州小麦刷新全省单产纪录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6月5日,农业农村部组织国家小麦产业体系等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对亳州市涡阳县三个乡镇的三块小麦高产攻关田进行实收测产。其中,位于亳州市涡阳县新兴镇的一块小麦高产攻关田单产达860.6公斤,刷新我省小麦单产新纪录。

(测产现场。)

根据原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专家组在听取有关情况介绍的基础上,采取联合收割机连片实打实收,收割前进行清仓检查,田间落粒不计入产量。测产结果显示:三块田的单产均超过800公斤,其中,单产最高的是位于新兴镇的“谷神麦19”小麦田块,单产达860.6公斤。

据了解,谷神麦19是由安徽(涡阳)谷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超强筋、抗病抗倒、大穗大粒小麦品种,2020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春季生长发育稳健,越冬期抗寒性好,抗倒春寒能力较强,是目前国内审定强筋中品质小麦品种,适合在淮河以北及沿淮半冬性麦区推广种植。2020年,该品种小麦获全国优质强筋小麦面包制品评比冠军。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推进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提高单产水平,提升小麦种植效益,省农业农村厅组织开展寻找“安徽省小麦最高产”活动,近期测产发现我省多处小麦单产出现800公斤以上情况。

据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小麦高产攻关专家王敬才介绍,小麦高产田块多,表明今年小麦生产整体水平较高,属较好年份。深层次来说,小麦高产纪录的屡次刷新,既得益于良种联合攻关,也得益于良法推广应用。

“近年来一批优质高产,适应性强的新品种得到推广,包括病虫害防控、精量播种、化肥和农药使用等关键技术等也广泛应用,小麦生产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王敬才说。

据了解,今年我市小麦种植面积686万亩,截至6月5日已收割过半。为确保颗粒归仓,此前签订农机作业托管合同22万多份,参与农机专业合作社1345家,落实作业托管网格1.18万个,落实托管机械10万台(套),基本实现了小麦抢收全覆盖。

NEWS

(作者:李鹏 方璐 王敬才 编辑:蒋海涛)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