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村一块田 农事全托管

涡阳临湖镇探索土地管理新路 助力乡村振兴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涡阳县临湖镇崔庄村麦收现场

本报讯 “小麦这两天就收割完了,你不用回来了,我到时候把钱直接转给你。”6月6日下午,涡阳县临湖镇崔庄村,麦浪滚滚,收割机轰鸣作业,农事托管员敬开亮高声地接听着在外务工村民尹建侠的电话。

作为农事全托管改革试点村,2020年9月起,崔庄村率先托管种植小麦3000亩,从耕、种到管、收全程有专人负责,实现了“全村一块田,农民不下地,农事全托管”。涡阳县农业农村局选派专业农技人员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全程跟踪服务,落实技术指导、测土配肥、良种供应、机械播种、追施拔节肥、田间管理“六统一”,保证小麦产量和质量。

“地还是农民自己的,就是不需要他们自己种了。”崔庄村党总支书记尹哲告诉记者,现在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者较多,老人干不动了,现代化机械他们也不会操作,农事托管既能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又能推动规模化种植、科学种植,发展订单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农事托管让不少农民从中获益,尹建侠就是其中一个。她常年在南京务工,去年9月她把家里的10亩地全部托管出去。“托管比我自己种要省心省力省钱,以前每到农忙都得回来,来回路费不说还耽误挣钱,现在托管了,不仅不要自己操心种地打药的事儿了,化肥农药种子费用还更便宜了。”尹建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自己种小麦,各种农资和人工至少得480多元,而托管后最多只要370多元,投入少了,收入自然就多了,现在尹建侠把地托管后不用管不用问每亩净收入900元左右。

农事托管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则解决了“如何把地种好”的问题。通过培训,敬开亮掌握了现代化农业机械的操作技术,考取了作业证,在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学习了农作物种植先进技术,成了一名农事托管员,他负责管理590亩土地,“仅这一项一年就能多挣6万元”。像敬开亮这样的新型职业农民,崔庄村已培养了30名,他们在农事托管、乡村振兴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从零增长到现在的20多万元。

“我们在推进农事全托管的同时,全力打造一村一品,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与企业合作订单农业,以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临湖镇党委书记李伟告诉记者,崔庄村种植的小麦是中麦578,直供金沙河面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接下来要种植的花生也是与鲁花有限公司合作的订单产品。未来,将在全镇推广农事全托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助推乡村振兴“加速度”。 (任雷 张珍 李辉)

(责任编辑:李辉)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