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马铃薯 喜获大丰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正在收获马铃薯

亳州新闻网讯  分拣、装袋、装车、转运……近日,在蒙城县小涧镇齐山村,近300亩扶贫马铃薯喜获丰收,别小看这些其貌不扬的马铃薯,可没少给村民们增加收入。

在马铃薯扶贫基地,看到满地金黄色的马铃薯,种植大户们的脸上乐开了花。马铃薯种植大户蔡怀勇介绍,今年种植扶贫马铃薯近300亩,首次采取机械化种植与收割,亩产达2000多公斤,按1公斤1元计算,亩收入2000元以上。

齐山村位于美丽的双锁山下,人多地少,传统种植方式制约了发展。近年来,蔡怀勇先后种植了红高粱等高效经济作物,使亩产效益大幅度提升,带动贫困群众脱了贫。如何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作为村干部的蔡怀勇决心再次改变种植方式。

今年春季,蔡怀勇联系了4户专业合作社种植近300亩马铃薯,平时在这务工的村民们达到20多人,每人每天收入50元。脱贫户孙爱华说,她在做好扶贫公益岗保洁员的同时,每个月在马铃薯基地务工还能挣600-700元,加在一起,收入也不少,日子过得也越来也好,来年她也打算种上一些马铃薯。

经过4个月的精耕细作,目前马铃薯进入了最佳收获季,每亩产量2000公斤以上,现在连片种植好管理,易收获,通过种植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投入产出比,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齐山村党委书记徐建亮介绍,村里今年首次试种马铃薯,就获得了丰收,下一步,村两委打算在销售上做文章,积极开展消费扶贫,多渠道帮助群众销售马铃薯,让马铃薯卖个好价钱。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