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我市在全省创新推出“公安统一照片数据库”实事项目,市民办理公安业务采集一次人像,可在办理出入境、户政等多项业务中重复使用。这是我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推出的又一便民新举措。前不久,我市公安部门对原有综合窗口服务模式进行升级改造,推出全省首家“一机通办”公安复合型服务窗口,市民在一个窗口通过一台机器,就可以办理交管、出入境、户政等165项公安综合业务。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紧扣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广大党员干部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等方式,了解民生需求、摸清实际情况,找准问题要害、研究破题之策,迅速吹响“我为群众办实事”集结号。截至5月底,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走访调研达10843人次,走访企业5834家、群众36798户,解决问题7565个。
各单位紧紧围绕“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把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动力。
涡阳县制定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具体举措》,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列出问题清单,办好民生实事。截至5月底,全县各级各部门共认领民生实事964件,已办结699件。
蒙城县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与推行“邻长制”相结合,建立健全问题“发现、反映、交办、解决、反馈”工作机制,精心谋划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657个,高效率解决好群众反映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2万余件。
利辛县积极推进解决就业、教育、社保、卫生、养老、交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截至6月15日,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各直接服务群众的政府部门列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共计87项,全县为群众办实事2万余件。
谯城区各级领导干部积极开展“走万户访千企”活动,征求群众意见、建立专门台账、形成项目清单。截至目前,全区共受理问题22783件,办理22750件,办结率99.86%,满意度99.53%。
亳州高新区各单位立足本职岗位开展人才引进、就业咨询、技术培训、招商政策解答、“四送一服”等各项实践活动。
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结合“邻长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要求园区每名干部职工,按月走访企业,倾听企业诉求,形成问题清单。
市中级人民法院推动建立诉前调解体制机制建设,推出一批经验丰富、善于做群众工作的“金牌调解员”;针对建筑工程、婚姻家庭、物业管理等诉讼多发领域,推动主管部门建立专业调解组织,现已建成交通、婚姻家庭、房地产、物业等领域“一站式”调解中心。
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城管中心开发运用“我家亳州”APP“随手拍”板块,市民可以借此反映城市管理问题,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成效。
市文联明确了市文联领导班子、各科室及市书画院为群众办事的具体项目计划,目前已经办实事35件,其中,集体4件,个人31件。
团市委化解“校园欺凌”及解答青少年心理咨询有关热线共61次;举办线上线下创业培训16期,培训人员480人次;开展青年创业服务,累计完成为企服务事项282件次;组织全市951名志愿者到61个疫苗接种点进行志愿服务。
市科协开展“科普惠民乡村行”“百名专家乡村学堂讲科普”“科普大篷车进校园”“农村少儿爱科学”等活动20余场次,受益群众和青少年1万余人次。
市残联通过开展残疾人就业政策宣传,举办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在网站开设“残疾人就业和培训政策”专栏等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聚焦发展所需、民心所向,为群众排忧、为企业解难,随着一个个学史力行、实干为民的生动实践不断兴起,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不断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