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领头雁,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党总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年来,戴尧村党总支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一抓双促”为抓手,落实“1+4+N”工作模式,通过组织振兴带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四方面振兴,产业规模持续壮大,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昔日贫困村蜕变为乡村振兴的“领跑者”。日前,戴尧村党总支因工作成绩突出先后被授予“安徽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昔日贫困村 领跑振兴路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暑时节,蒙城县岳坊镇戴尧村万亩莲藕基地,满目青翠,绿意盎然,偶有微风拂过,花叶婀娜,荷香阵阵。不时可见游人结伴穿行其间,驻足拍照,好不欢喜。

“依托万亩莲藕项目,我们村已连续举办三届‘村晚’和四届‘耕读·莲藕’文化节,并被央视等媒体宣传报道,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参观游玩。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 该村党总支书记戴同阳告诉记者, 万亩莲藕基地在戴尧村境内已流转土地4500多亩,涉及926户农户,其中脱贫户131户547亩,每年稳定收益41万元;解决160人就近务工,其中脱贫户42人,平均月工资1000元;围绕基地环境清洁和水塘巡查,开发13名辅助性公益性岗位吸纳脱贫户就业,月工资600元。

“‘耕读·莲藕’文化节,传承耕读、孝道文化,提振村民的内生动力;围绕产业基地,发展村级劳务经济,搭建村民与基地的就业桥梁,保障村民稳定增收;通过产业拉动、就业推动、文化互动,全力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高质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戴同阳说。

戴尧村位于蒙城县西北,地势低洼,旱涝不断,传统种植业发展受限,村民致富动力不足,2014年被识别为省级贫困村,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7户373人,贫困发生率8.38%。近年来,按照“产业发展助脱贫,就业帮扶促脱贫,提振精神保脱贫”的理念,戴尧村积极转变产业发展思路,创造就业增收门路,开拓发家致富道路。2017年,该村立足水路区位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引进上海通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万亩莲藕产业扶贫基地,实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形式,流转80%的土地发展“藕虾共作”“莲渔共养”“稻虾种植”等项目,带动贫困村增收和贫困户致富。2016年实现贫困村出列,2019年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达到1.26万元。

为持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戴尧村通过邀请镇村干部、村民代表、致富能手、“土专家”研究确立了“以党建统领,发展生态可持续经济”的整体思路。四龙蔬菜种植基地、亿家洁清洁有限公司等多家经营主体相继在戴尧村落地。通过“三变”改革,依法收回闲置资产统一发包,村集体收益44.85万元;成立村级劳务公司,组织126名劳动力开展市场化运作,服务经营主体,实现增收63万元。2020年,戴尧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267.32万元。

“产业发展主打‘莲藕经济’,实现多点开花。”戴同阳说,只有产业兴旺,乡村才能振兴。

群众说了算 啥事都好办

7月5日,经过戴尧村乡风文明“金口碑”初步评议,村民戴慎贤以93分的总分,从AA级信用户晋级为AAA级信用户,可以享受到更高额度的银行贷款。

戴同阳介绍,该村“两委”成员在走访中发现,一些有发展意愿的群众面临融资难、贷款难、资金不足的问题,于是该村就借着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试点的“东风”,创新“八步走”工作法和“金口碑”评议法。2020年,该村完成了1139户信息采集录入和等级评定,其中评定A级(含)以上信用农户1081户,占比达94.9%。与建行、农行等金融机构开展深入合作,累计发放信贷1410万元,有效破解群众发展资金难题,助推全村跑出脱贫致富“加速度”。

“咱村党组织是咱老百姓的主心骨,共产党就是咱老百姓的贴心人。”戴慎贤说,“去年我被评为AA级户,从银行贷了8万块钱的贷款,买了30头母猪,现在发展到273头猪了。今年村里给我评了AAA级信用户,我想再贷10万块钱,扩大规模,把猪养得更好。”

“群众说了算,啥事都好办。”戴同阳对记者说,在大力发展产业的同时,戴尧村积极借鉴学习同县兄弟社区的优秀经验,结合本村实际,深入实施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将申请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都纳入了工作法评议范围,强化了群众参与,真正做到了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令群众信服。全村历年无一人次到镇上访,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

“经过多年的努力,‘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已然成型,富有皖北地方特色的生态宜居村庄跃然在目。” 戴同阳自豪地说,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戴尧村把集体经济收入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容村貌改善上,兴建了村史馆、村民广场、文化大礼堂,定期开展文化娱乐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同时,动员村民在房前屋后种植乡土树种,逐庄开展沟塘清淤,贯通了所有水系,打造了涡河景观带与万亩荷塘游园,成功创评“安徽省森林村庄”等荣誉。

脱贫致富,苦尽甘来,戴尧村的村民们倍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更加自觉地支持村党组织的各项决策部署。

“我现在每个月收入2000多元,日子越来越好,这都要感谢党,感谢党的好政策。”平时负责该村藕塘巡逻工作的戴新永说,自己患有肢体残疾,加上孩子上学,家里过去很困难。2014年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在政府的帮扶下,日子有了起色。2016年,莲藕基地以每亩750元的价格,将他家7亩土地全部流转,并为他提供藕塘巡逻、采挖莲藕、捕捞龙虾等工作。这样一来,戴新永家的生活状况有了极大改观,并于当年实现脱贫。去年,戴新永家庭人均纯收入已超过13400元。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如今的好日子。不管啥时候,都要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戴新永感慨地说。

“在党总支的带领下,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村民土地流转以后,还可以在这里再就业,收入提高了,生活快乐了,生活的环境也更加美好了。”村民戴超贤也是一名共产党员,他对记者说,“当走在村里的乡间小路上,到处都是绿的世界,绿的海洋,人民的生活是无比的快乐,我感觉生活在戴尧,我是最快乐的人。”

以党建统领 乡村振兴路

从昔日贫困村到领跑振兴路,戴尧村靠的是什么?“因为有一位甘于奉献、敢闯敢拼的好书记,因为有一个苦干实干、坚强有力的好班子,因为有一支素质优良的党员队伍!”采访中,当地村民给出了几乎一致的答案。

戴尧村着力抓“两委”班子建设,结合蒙城县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选拔3名学历高、能力强、能扑下身子的优秀年轻人才进入村“两委”;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到发达地区观摩学习,参加学历教育等措施,村“两委”班子整体战斗力显著增强。抓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围绕脱贫攻坚、疫情防控、污染防治等重点工作,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探索实行党员积分制管理,及时将积分后5名的党员安排到镇党校接受党性再教育;推深做实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组织党员干部深入走访联系群众,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2018年,戴尧村党总支被命名为亳州市“五星基层党组织”。

如何让群众直接感受到党的温暖,是组织振兴的核心要义。2017年,戴尧村搭建“村到党员”的四级党建网格,构建起职责明确、渠道畅通、服务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2020年9月,戴尧村依托党建网格落实“邻长制”,全村分为3片、26组、65邻,并选拔优秀党员和村民代表为邻长,实现人、事、地、物等全覆盖。通过“邻长制”信息平台,居民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4小时内即可作出回应。邻长们积极落实零距离服务群众“5321”工作法,目前共收集群众意见建议300余条,分类建立问题台账并全部销号解决。

“以德治润物无声,以法治定分止争,以自治激发活力。”戴同阳说,戴尧村每年定期开展“孝老爱亲之星”“脱贫致富之星”“助人为乐之星”和“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使良好的家风、民风在村里“蔚然成风”。开办农民耕读文化学校,打造普法学法平台,村“两委”干部积极自学法律知识,活学活用处理问题矛盾,以法治手段化解群众纠纷。推崇“穷则思变、顾全大局、艰苦奋斗”的窑工精神,并吸收进村规民约,打造出安徽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等8家单位认可的“优秀村规民约”。“俺村现在孩子都孝顺,邻里都和睦,好人好事每天都有哩。”该村邻长吕文英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戴尧村坚持抓好党员思想教育,依规依纪规范村干部日常工作行为,抓早抓小,强化村“两委”干部红线意识,自觉加强小微权力专项督查检查,接受党和群众的监督,营造出了向上、向善、向廉的良好氛围。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说,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让我们倍感振奋,干劲更足。”戴同阳说,他将以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以村党支部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为契机,充分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和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奋力发展莲藕产业,以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继续努力奋斗。 (丁亚飞 任雷)

快评

夯实基层堡垒 乡村振兴路宽

从曾经的省级贫困村到如今的乡村振兴“领跑者”,戴尧村用六年的实践证明,只有组织强,才能产业旺、脱贫稳,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多年来,戴尧村党总支通过强班子、壮队伍,创新思路、细处着手,逐步把党组织建成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人民群众的主心骨,成为脱贫攻坚路上的先锋队、乡村振兴大道的领头羊。 (任雷)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