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如明灯,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号角,激发奋进之力。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亳州高新区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坚持“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要出彩”的理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把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在改善民生福祉、构建城乡和谐的一件件暖心实事上,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全方位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这门“必修课”走实走心、见行见效。
在汤东社区,社区卫生室的医生们正在为环卫工人免费测量血压
在汤东社区,社区干部正在为环卫工人发放免费的防暑降温物品
在汤东社区,社区干部正在为环卫工人端上清凉解暑的绿豆汤
办好实事惠民生
“竹板打、响连环,咱唱唱共产党建党一百年……”7月14日一大早,在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外环新村社区的广场上,清脆的快板声音吸引了居民的驻足。一曲清脆的快板书《歌唱建党一百年》结束后,紧接着就是辖区居民带来的舞蹈《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快板、舞蹈、豫剧选段……当天上午,这场由辖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汇演吸引了社区众多居民的目光,引得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大大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像这样的演出,在外环新村社区每周都会上演至少一次。“自从外环新村社区广场建好之后,我们辖区居民自发成立了‘红五星剧社’来到广场进行义务演出。演出主要以‘学党史、颂党恩’为主题,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不断引导辖区群众把感恩新时代的真挚情谊投身于建设社区的实际行动中去。”外环新村社区干部许德良告诉记者。
据了解,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着力搭建外环新村社区居民精神文化生活平台,外环新村社区投资195万元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并于今年3月底正式落成,广场集演出区、健身区、休闲区、景观绿化区等设施于一体,面积近3000平方米。广场地面进行了水泥硬化、安装了灯光照明设备,方便村民夜晚在此开展健身文化活动。广场的建成,让该村1000多名村民有了自己休闲健身的舞台。村民可以在新广场上举行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尽享快乐好时光。
炎炎夏日,酷暑当头,持续的高温给奋战在一线的环卫工人带来了严峻的考验。7月14日上午,在第六社区管理中心汤东社区,社区干部为环卫工人端上了清凉解暑的绿豆茶,为高温下坚守在保洁一线的环卫工人送去了清凉与关怀,并叮嘱他们在室外作业时要做好防暑等保护措施,预防中暑。
“这几天天气非常热,我们环卫工人在干活之余就来这里喝上一杯绿豆茶,感觉特别舒服,真心感谢社区干部对我们的关怀。”环卫工人夏修山表示。
不仅如此,在饮用了清凉解暑的绿豆茶后,社区干部还为环卫工人们准备了免费的绿豆、冰糖、水杯等防暑降温物品让他们带回家。在现场,还有汤东社区卫生室的医生们现场坐诊,为环卫工人免费测量血压、血糖,并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
据了解,进入伏天以来,为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汤东社区设立“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及过往居民提供“关爱、休憩、交流、应急”等暖心服务。在小小的爱心驿站里,绿豆汤、饮水机、药箱等物品一应俱全。环卫工人等一线户外工作者可以在此按需拿取免费饮水、借用爱心雨具、取用常用药品等,实现了“热了有地方凉快,渴了能喝口热水,累了有地方歇脚”。
这些实事都是第六社区管理中心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切实提高辖区广大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的实际体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切实做到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动力和成效,进一步推动了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让党旗在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在外环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由居民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正在上演
学好党史践初心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亳州高新区第六社区管理中心第一时间传达学习,第一时间动员部署。力求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组织生活,提升党史学习教育引领力。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等制度,以“三会一课”、“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党员,管理中心创新学习方式,成立了“送学小分队”,将党史学习教育相关书籍,给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送上门”。第六社区管理中心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党史为主题的微型党课比赛、线上线下党史知识测试、红歌比赛、征文等活动。同时,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充分挖掘活用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身边的初心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寻找身边党龄最长的党员”等活动,了解“身边事、认识“身边人”,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让党的创新理论和身边鲜活典型“飞入寻常百姓家”,拉近理论宣讲与群众的距离。
行程万里,初心如一。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开展,全市党员干部始终坚持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把学习党史作为推动工作前进的自觉遵循,切实增强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坚持把办实事、开新局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办什么实事”“谁来办实事”“如何办实事”作出具体安排,真正让群众感受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带来的变化和实效。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管理中心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114件,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地解决,如修补破损路面、检修路灯等。同时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为孤寡老人测量血糖血压、修剪头发、为环卫工人提供防暑解渴绿豆汤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党员干部进村入户,采取面对面沟通、询问等方式,倾听群众的声音,了解群众诉求,让群众敞开心扉,畅所欲言,提出宝贵意见。
在走访中,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党员干部了解到辖区内种植药材的农户较多,便邀请了科技特派员专家,面对面为群众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将科技新技术和管理新经验送到农民的手中,切实解决老百姓在发展产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月份是小麦赤霉病高发期,管理中心组织党员干部走进田间地头,实地研判农作物生长情况,采取邻长微信群、挂条幅、移动广播等方式进行预防小麦赤霉病的宣传,让辖区内种植小麦的农户全部参与进来,积极喷洒防病虫害农药,为丰收打基础。6月份,在夏收夏种期间,因为小麦播种面积不集中,部分收割机不愿意来收割,党员干部及时出面协调收割机,部分农户年龄大,收麦不便,该管理中心又迅速发动志愿者帮助农户抢收抢种。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百姓,协助外环社区成立“红五星剧社”,成立以来,到目前为止,共演出10次,演出内容涉及红歌、舞蹈、豫剧、快板等,受益群众约1300余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学习党史。
下一步,针对群众反映311国道路灯不亮的情况,第六社区管理中心及时摸排发现需要维修路灯73处,需要安装路灯137处,现已正在上报,争取尽快让311国道两侧路灯亮起来。针对汤东社区和外环新村社区共6公里左右的未硬化道路进行硬化,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