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压反革命运动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反革命残余势力并没有得到肃清,他们不断进行各种破坏活动,特别是在朝鲜战争爆发后,一些残存的反革命分子加紧破坏铁路,炸毁桥梁,焚烧工厂,抢劫物资,暗杀干部,组织反革命地下军,公然举行武装叛乱。

为打击反革命分子的破坏活动,政务院和最高人民法院于1950年7月23日颁布《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对一切反革命活动必须及时采取严厉的手段镇压。1950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对已被逮捕和尚未逮捕的反革命分子,按照罪行的轻重,分别加以处理。从1950年10月起,镇压反革命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起来。这场运动打击的重点是:土匪、特务、恶霸、反动党团骨干和反动会道门头子等5类反革命分子。

1950年8月15日至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第25团兼第三指挥部先后在大寺、张集、颜集、油河、城关、鹿邑八区、高公庙等地开展剿匪。

亳县公安局1950年8月27日破获了匪地下军皖北人民反共救国军总指挥部特务组织。该指挥部总指挥管建军、副总指挥余树仁,下设纵队、支队、大队、中队、联络处等军事组织,并设有政权组织,县长、区长、镇长、保长等职齐全。他们在亳县发展有五六十人,有第二纵队、第三纵队、第四纵队、独立大队等军事组织,散布在亳县大寺集周围和赵桥一带活动,首要分子张永连、谭兆祥、李维昌、龙太和尚等被亳县公安局执行逮捕,无漏网。

1950年2月,兴华会开始在亳县及周边地区活动,匪司令袁介吾驻上海操纵指挥,总番号为兴华会,下设总支、支会、中会、分会等组织,代号分别为大爷、二爷、三爷、四爷,会众自称为他们的儿子,发展到千余人,目的是待机暴动,推翻人民民主政权。1951年2月11日,亳县公安局破获了国民党特务组织兴华会,逮捕匪副司令刘柘民、王冠吾以及骨干成员29人,并击毙匪副纵队长金跃菜。其匪首均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之规定,分别依法处理。

1951年,涡阳县召开万人宣判大会,当场处决刘金兰的四大弟子及其他反革命分子32人。涡阳县义门区召开3万多人的宣判大会,当场处决38人,判处死缓2人,关押3人,释放管制2人。据不完全统计,涡阳县共召开镇反会议2496次,参加会议人员180余万人次。从1950年冬到1952年夏,涡阳县共逮捕了反革命分子2893人,其中,特务315人、土匪827人、恶霸1398人、反动党团骨干13人、反动会道门分子340人。

蒙城县仅1951年就召开宣判大会596次、公审会173次、诉苦会310次、座谈会459次、群众大会503次,集头会、农代会、反属(反革命分子家属)会97次,受教有者达181.8万人次,基本上达到家喻户晓。蒙城县从1951年1月至3月中旬,有目的有重点地布置了两次抓捕行动,两次共抓捕反革命分子511人,执行枪决166人。(李之平 陈显锋 整理)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